中国财富网讯 12月17日晚间,永泰能源(600157.SH)发布公告,南京中院裁定批准公司控股股东永泰集团等5家公司的合并重整计划,这标志着永泰集团债务问题得到实质化解,后续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这将有助于永泰集团减轻财务负担、恢复稳定发展,同时还将对公司信用恢复、对外业务合作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此前,2021年9月23日,南京中院下达《民事裁定书》,裁定对永泰科技与永泰集团等5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短短两个月后,11月30日,永泰科技与永泰集团等五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就表决通过了《永泰科技与永泰集团等五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计划(草案)》。如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短短两周时间,合并重整计划又获得法院的批准。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永泰科技与永泰集团等5家公司重整程序高效、顺利的推进,体现出债权人等相关各方对永泰集团等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重整计划的认可。
公开资料显示,在永泰集团发生债务问题后,根据债委会制定的“整体化解、分步实施”的总体安排,在各级地方政府、人民法院和监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下,永泰能源已于2020年12月底顺利完成重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永泰集团等5家公司重整计划获得法院裁定批准,是永泰全集团通过自身实力化解债务取得全面胜利的里程碑,标志着永泰集团及所属全部企业的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永泰集团信用将逐步恢复,财务压力将大大降低,将重回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将有利于促进所属企业快速恢复、增强融资能力,促进更好、更稳的发展。
今年以来,煤价高涨电力供需紧张,新能源方兴未艾,能源产业受市场瞩目。近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能源建设,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永泰能源作为民营综合能源企业,在保持传统煤电业务优势的同时也在积极稳步拓展新能源,与国家能源政策和发展方向相契合。
煤电仍是永泰能源的核心业务,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永泰能源原煤产量、销量分别同比增加11.45%和12.46%,实现整体营业收入184.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9%;实现净利润7.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01%。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资金流将为公司新能源业务拓展带来有力支撑。
新能源方面,今年5月,永泰能源表示将以“三步走战略”转型新能源领域,一年内启动实质性转型布局,三年内实现一定体量的新能源业务规模、营业收入和经营业绩,力争十年内新能源业务超过公司现有传统能源业务。
目前,永泰能源正有序考察和论证新能源项目,推进向储能、氢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布局。首先,永泰能源通过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加快公司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与布局。永泰能源内部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转型工作小组,围绕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研究。今年7月,永泰能源全资子公司华元新能源与三峡电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发光伏、风电、智慧综合能源、储能等新能源项目。
其次,公司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在河南、江苏等电力负荷中心,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电源点优势,有序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
此外,永泰能源所属电厂利用自身优势正有计划开展发电侧储能相关业务,推进向储能领域布局,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生物质发电领域永泰能源亦已展开布局,张家港沙洲电力污泥耦合发电项目已列为国家84个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项目之一,技术方案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永泰能源在二级市场也不断迎来利好。今年年7月,公司股票重回两融标的证券。11月又先后被纳入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样本,以及调入中证500、中证能源、中证煤炭等59个指数样本,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永泰能源在当下市场中的价值认可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期望。
后续,受利于永泰集团债务化解,永泰能源的信用恢复、对外业务合作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国家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政策下,永泰能源自身也将形成煤电业务和新能源业务的共同发展的格局,价值潜力进一步释放,未来成长性值得期待。(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