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开通,
从那一刻开始,
地铁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
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每一天,形色匆匆的通勤路上,
一幅幅人生的浮世绘正在慢慢勾勒,
一部部或喜或悲的电影正在悄悄上演。
有人说,
地铁之所以拥挤,
是因为承载了太多故事。
某个深夜,南京地铁新街口站。一名男销售员因为陪客户而醉酒,在地铁站里难受得吐了。民警一直守在旁边暖心照顾,并帮其联系家人。男子在妻子赶来后流下了眼泪,说:“宝宝,我真没用。”妻子不顾丈夫身上的污秽,紧紧拥抱。
29岁的刘欣是郑州地铁的一名专业工程师,女友任静也是地铁通信项目部的一名资料员。两人因地铁相识、相知、相爱。刘欣在五号线的地铁车厢内向女友求婚。“任静,我想每天看到你的笑颜,陪你走完人生的路,嫁给我,我们手牵手一辈子走下去。”
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上,一名男子倚着车厢似乎睡着了。他身旁的一个小男孩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轻一些,让他多shuì 会,xiè xiè”。小男孩说:“爸爸是个超人,要工作还要照顾我,但我们老师说,超人也是要休息的,我想让他多睡会儿。”
南京汉中门地铁站,一位老奶奶和小孙女不小心从电梯上摔了下来。奶奶头部流血,肘部擦伤,小孙女毫发无伤。民警回看监控时发现,老人在摔倒的瞬间将小孙女拥在怀里。@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 配文:“爱是哪怕和你一起跌落,我也要保护你。”
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来来往往的人潮里,地铁犹如人间缩影,有悲伤、有惆怅,却也时时刻刻发生着美好与感动。
《地铁上的读书人》第三集“生活”将镜头对准茫茫地铁众生相,也许从中你也能窥见自己的生活。
在大多数人印象与体验中,早晚高峰时的地铁大概是这样的:
而在长期拍摄地铁的朱利伟眼中,看到的场景通常是这样的:
柴米油盐是生活 读书也是
口述|朱利伟
栏目简介:《地铁上的读书人》是由新华网与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系列网络微纪录片,以口述实录方式记录在地铁上读书的人,通过地铁这个与人紧密相联的交通工具,观察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倡导全民阅读,探寻构建城市公共精神空间的可能性。
生活细微处从来不乏美好与感动,地铁阅读也一样。
我曾经拍到过这样的画面: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一手拎着食用油,一手拎着塑料袋,袋子里装着一本书。
当我看到《恩宠与勇气》这样观照心灵的作品跟馒头放在一起,对于她们来说,也许精神食粮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
地铁上的读书人,朱利伟 摄
有一回我刚刷卡进站,就看到两个小男孩一起撅着屁股趴在地上商量作业,我一下子就被这个画面逗乐了。
地铁上的读书人,朱利伟 摄
比早晚高峰更早一些时候,我总能遇见早早上学或放学的孩子在地铁上读书,那投入的样子总是很令人羡慕。
地铁上的读书人,朱利伟 摄
地铁上的读书人,朱利伟 摄
我好像瞬间明白了些什么:也许,他在这个年纪还不辞辛苦地学习,是为了跨越语言的障碍,努力享受更多天伦之乐吧!
这些地铁上的阅读瞬间,让我有机会想象书背后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巨大的生活空间。在地铁上读书,是他们的日常阅读习惯在不同空间里的延伸。那些爱读书的人,仿佛拥有随时进入文字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