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 “多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我走出了科研生涯关键一步。”回顾几年的学术经历,马静如是感慨。
马静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助理教授。2013年从瑞典回国时,她既没“帽子”,又没学生。正迷茫时,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简称“青托”)雪中送炭,帮她走出了科研生涯关键一步。
自主研究限制少 放开手脚好探索
在瑞典做完博士后研究,马静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做科研,头几年能不能崭露头角非常关键。当时,马静曾有过这样的焦虑:没有项目支持,就难以产出较高质量的成果;而拿不出成果,反过来又影响项目申报。“真担心在年轻时没有机会好好做点研究。”马静这样忧虑过。
2014年马静申请到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在她熟悉的多铁性复合材料领域继续开展研究。与此同时,她也希望能在一些新的领域展开探索。“但我是一位年轻教师,一些研究想法还不够成熟、积累也不够,没有资源支持,有时真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转折出现在2015年,由于马静较好的学术潜力,中国硅酸盐学会推荐她入选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让她欣喜的是,与其他一些项目不同,“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不限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支持自主选题、自主决定经费使用,“宽松的环境让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除了项目经费的支持,“青托”还在培育上下功夫,为每名青年人才组建了指导团队,帮助年轻科研人员尽快转变角色,自主开展研究。
“我的托举导师是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南策文院士、沈志坚教授和陈充林教授,他们在提供基础实验平台和研究生名额、帮助把握研究方向等方面给予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从学术观点的讨论到研究过程的指导,无微不至。”马静说。
在项目的支持下,马静结合课题组的基本条件和自己的研究兴趣,在钙钛矿氧化物及其异质结的多功能耦合与性能调控,以及陶瓷增材制造中微结构和性能的演化等领域展开了初步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青托’帮我打下了研究基础,也为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成果。”马静说。
科研还要踏踏实实做
马静坦言,自己刚回国就获得“青托”资助,算是比较幸运的。在项目资助期间,在新材料类学会联合体和硅酸盐学会的帮助下,马静凭借努力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应邀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其中包括“美国材料学会年会”和“亚太理论物理中心多铁性研讨会”等多个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
马静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供图
“能参加相关领域的前沿国际会议,与前辈、同行分享观点,学习探讨,我的研究视野更开阔了。”马静说。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托”资助经费并不多,却能在青年成才的关口帮上一把。如今,项目累计资助的1000多名年轻人,不少已经走出摸索期,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骨干。联合体及学会平台也为青年人才搭建了不同学科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跨过了最初的坎,而今马静已逐渐成长为所在领域的学术新星。科研工作头几年,马静的干劲儿十足。
项目执行期间,恰逢清华大学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经过综合评审,马静进入了教研系列成为准聘助理教授。“新制度要求‘非升即走’,面临职位晋升考核的巨大压力,‘青托’的资助让我暂时喘了口气。”马静说。
今年初,凭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马静入选了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学术界很多人过于看重‘帽子’,但我更在乎自己是否在一点点进步,只要肯付出时间和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马静认为,科研是一场马拉松,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很多人都经历过迷茫和低潮期,但研究工作不是着急和焦虑就能做出来的,还得踏踏实实去做。”
薪火相承 把托举理念带到课堂
从当学生到带学生,马静全身投入其中。“当老师是一件很神圣的、需要付出极大热情和责任感的事情。”从最初协助培养学生,到如今独自和联合指导6名博士生,对如何当好老师,她表示自己一直在学习。
马静说,自己很赞同“青托”不给人才培养设限的做法,这样每个人可以自由成长。这也启发了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科研目标和学术生涯规划,培养方案也要因人而异。
“二十多岁可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刚从这个时候过来,特别理解他们想要什么。”马静说,“我和学生更像朋友,我不想辜负他们的期待和信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打好科研基础,与他们一起走好人生的关键节点。”
除了培养自己的学生外,马静还在学院支持下开设了“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的研究生课程,在自己学习实践的同时向每届研究生新生讲授学术规范和学风道德的基本要求。“前些年科研评价总体上过于量化,有些急功近利,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遵守科研的基本底线。”马静说。
从被托举到培养学生,马静感慨良多。在她看来,科研工作始终面临着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这几年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支持科研“新兵”,对帮助青年学者释放他们的创造活力是很有益的。同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改变过于看重职称、学历、论文数量和人才“帽子”的现状,更有助于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李斐然、喻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