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铺就民企融资“黄金跑道” 多层次资本市场加码助力

2025-04-28 08:3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韦夏怡 吴黎华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过去一周,汽车零部件企业众捷汽车、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企业江顺科技等多家民营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Wind统计显示,截至4月27日,纳入统计的57家民营上市公司年内通过IPO、增发、可转债等多种形式累计募资逾450亿元。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主线,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多措并举,在政策精准发力、市场结构优化、产品工具创新的多重推动下,为民营企业发展腾飞铺就一条活力涌、创新燃、生态兴的“黄金跑道”。

  精准匹配融资需求 股权市场激活“一池春水”

  创业板服务“三创四新”、科创板聚焦“硬科技”、北交所打造“专精特新”主阵地、区域性股权市场“梯度培育”……截至目前,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民企再融资、并购重组家数约占全市场的七成。

  以深市为例,深交所近两年已支持166家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首发募集资金1532.6亿元;深市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注册生效258家次,募集资金2229.9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生效10家次,交易金额合计60.8亿元。

  通过资本市场的支持,民营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一批千亿市值的龙头企业竞相涌现,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受到资本持续青睐。Wind数据显示,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民营企业增发规模占比达58%,其中有半导体设备企业单笔增发规模达12.5亿元。生物科技行业重组事件数量同比增长40%,显示资本向创新链前端延伸。

  “公司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民营科技企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创新活力,更展现了民营企业以核心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示范效应。”中控技术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业内大量应用的控制系统及广泛的用户基础,持续探索AI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肩负“硬科技突围”的使命。

  与此同时,更多上市“后备军”也在积极培育中。其中,具有联接枢纽和梯度培育功能的新三板,对于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亦具有重要意义。Wind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股转系统共有挂牌公司约6080家,全国共设立了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

  助力民营企业实现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也在不断提升。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目前A股正处于股东大会通过或董事会预案阶段的并购重组事件就有80起,其中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的就有51起,占比超过六成。

  债券“工具箱”日渐丰富 多措并举畅通渠道

  除了股权融资,推出更多适合民营企业的工具品种,支持民营企业用好、用足债券融资工具,包括交易所在内的市场各方正积极推进并成效初显。

  数据显示,深交所2025年累计服务深市民营上市公司发行固收产品353.7亿元。上交所过去一年则支持包括三一租赁、特变电工、小米通信、联影医疗在内的百余家民营企业实现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超过2200亿元。

  不断建立全链条服务机制,上交所债券业务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该所还通过优化知名成熟发行人制度,将华为、浙江荣盛等更多民营企业中的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纳入名单,为企业申报发行公司债券提供更高效的审核发行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沪深交易所正积极推进基础设施REITs、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工具应用,帮助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不止交易所,中国结算也宣布,5月1日起将暂免收取绿色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人服务费,并继续暂免收取民营企业公司债券发行人服务费及债券结算费。另外,中国结算近期试点开展信用债ETF回购、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等,进一步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等政策背景下,民企中涌现出大量科创企业。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丰富科创债产品体系,民营科创债发行扩容可期。

  “搭台”助力增活力 持续支持民企融资

  一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通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民营企业“融到资”“融好资”。

  稍早之前,证监会召开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尊重市场规律,切实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持续增强规则的透明度、可预期性,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此前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还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抓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实落地,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其中,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9.7%、9.3%,均跑赢了各自领域的平均水平,释放出民间资本活力持续增强的信号。业内人士认为,民企融资渠道的拓宽,也将为激活民企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赋能。

  “缩短优质中小民企转板审查周期”“设立硬科技民企绿色通道”“允许未盈利企业凭核心技术专利估值上市”,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看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仍待加速。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市场包容性,优化上市条件,简化审核流程,提高IPO审核效率,鼓励更多优质民营企业上市,并为风险投资提供更广阔的退出通道。”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推出更多创新债券品种等,满足民营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同时,通过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优化并购重组政策等措施,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