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杭萧钢构:以社会责任为基,构筑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典范

2025-04-25 20:05 来源: 中国财富网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财富网讯 作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军企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萧钢构”)以“绿色建筑”为核心,以“社会责任”为基石,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抗灾救灾、教育公益等领域书写了一部民营企业的担当史。

从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到城市地标的绿色建筑,从抗洪救灾的一线战场到教育助学的温暖行动,杭萧钢构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民营企业的责任篇章。

乡村振兴:从“输血”到“造血”的绿色实践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产业振兴是其中的关键一招。杭萧钢构以“钢结构+产业”模式,将绿色技术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注入可持续的“造血”功能。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学院村,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土地贫瘠、自然环境艰苦、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养殖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为帮助当地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产业化扶贫,杭萧钢构 (河南) 有限公司在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招引下,毅然来到学院村,投资参建学院村“绿色”钢结构扶贫车间。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钢结构的搭建到车间内部设施的安装,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历经四个月的艰苦施工,这座实用面积达72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正式建成启用。车间内,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排列,60多位来自学院村的赋闲农妇及返乡就业青年在这里开启了新的工作篇章。丁阿姨就是其中一员,她感慨地说:“以前家里经济困难,只能靠丈夫外出打工,自己在家照顾老小。现在有了这个扶贫车间,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浙江温州瑞安市陶山镇,杭萧钢构留下了助力乡村发展的坚实足迹。由杭萧钢构承建的旧村改造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万郡・陶山府,7栋钢结构住宅建筑拔地而起。该项目从源头采用生态、环保的钢结构建材,并运用杭萧自研的第三代钢结构住宅体系——钢管混凝土束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建造而成。

据介绍,钢结构建筑不仅施工周期短,而且节能、节材、节水、节地,能有效提升农房品质和村民生活条件。2018年项目收工,为当地村民新增安置面积26970平方米,为该村 “旧村改造”计划增添了亮丽色彩。该项目也凭借其卓越的绿色环保性能和建筑质量,成为温州市同时获得“国家绿色住宅小区示范工程”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住宅小区,并于2021年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

绿色发展:技术革新引领建筑革命

钢结构建筑因其“轻、快、好、省”的特性,被誉为绿色建筑的未来。杭萧钢构深耕技术研发,以创新驱动行业变革,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杭萧钢构自主研发的“钢管混凝土束结构住宅建筑体系”是其技术矩阵的核心。在杭州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项目中,60多名工人仅用58天就完成了32层、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杭萧钢构总工程师刘晓光介绍,同样的建筑,如果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结构一般情况下需要180名工人6个月左右才能完成。

与传统建筑方式不同的是,这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像是在“搭积木”——在工厂加工制作好钢柱、钢梁、楼承板、墙板、楼梯等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再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构件、配件安装到一起,一个完整的建筑物就完成了。

“装配式建筑跟传统的建筑相比主要有四个突出优点——‘多、快、好、省’。”中国工程院院士、杭萧钢构院士工作站院士江欢成介绍,“多”是指装配式体系应用场景多;“快”是指工厂预制化程度高,整体工期短;“好”是指由工厂制作的构件配件效果精致、统一标准、质量可控;“省”则是因为钢构件在工厂生产,减少了现场对水的消耗,减少了建筑垃圾、粉尘污染,钢构件还可以循环利用。

2023年,杭萧钢构的“绿色建筑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浙江省智能建造创新案例。该平台通过深度融合设计、生产、施工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建筑效率并降低资源消耗,不仅实现了钢结构建筑的精细化管控,更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杭萧方案”。

从杭州世纪中心到包头万郡·大都城,从卡塔尔多哈国际机场到德国法兰克福空铁中心,杭萧钢构的绿色建筑遍布全球。2024年,杭萧钢构承建的包头奥运冰雪中心采用钢桁架结构,既满足冰雪运动的特殊需求,又通过循环水系统和太阳能技术实现低碳运营,成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危难时刻:责任担当的“钢铁长城”

在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杭萧钢构始终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民企速度”与“民企温度”。

2020年南方洪灾期间,杭萧钢构江西分公司成立党员防汛突击队,24小时巡查赣江大堤;安徽分公司紧急向芜湖防汛指挥部捐赠帐篷、救生衣等物资。公司员工两班倒值守堤坝,及时上报汛情,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筑起“钢铁防线”。

新冠疫情期间,杭萧钢构免费开放“万郡绿建”供应链平台,助力建材行业复工复产;紧急援建北京小汤山医院、青岛应急医院及疫苗厂房,以“钢铁速度”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教育公益:播撒希望的种子

教育是杭萧钢构公益版图中最温暖的一笔。据统计,公司累计捐赠总额超亿元,覆盖助学、建校、奖教等多个领域。

在云南宁洱、四川广元等地,杭萧钢构捐建的“抗震希望小学”成为灾后重建的典范。这些学校采用钢结构建筑体系,兼具安全性与环保性,为近万名孩子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公司设立的“杭萧教育基金”,每年定向捐赠60万元支持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街道教育创新。2023年,杭萧钢构(六安)公司向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50名大学生捐赠助学金,鼓励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反哺家乡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是民企职责,更是转型机遇。”杭萧钢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深化钢结构技术在乡村的应用,同时加速数字化与低碳技术融合,为“美丽中国”贡献更多“杭萧力量”。(知白)

责任编辑:闫梅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