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支小支农 政府性融资担保“大显身手”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题:助力支小支农 政府性融资担保“大显身手”
新华社记者申铖
“无土地厂房抵押一直是制约我们获得贷款的瓶颈,通过辽担集群速易贷这一融资担保产品,我们获得了500万元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沈阳盛泽丰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世季告诉记者。
辽担集群速易贷由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通过剖析集群内企业的共性特征,构建标准化、场景化的新型银担业务模式,精准对接了企业对“速”和“易”的核心诉求。截至2025年3月末,这一产品已惠及16个特色县域产业集群,累计投放担保贷款约4.3亿元,带动约3800人就业。
这是政府性融资担保助力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发展的生动案例。对于银行而言,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经营规模较小,通常没有充足的抵押物,是“需要三思”的“借钱对象”。此种情况下,融资担保可以“大显身手”,通过为企业担保增信,建立起企业和银行之间融资贷款的“引渠”,引导金融活水流向企业。
不同于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弱化了盈利目的,坚持准公共定位。业内人士表示,政府性融资担保具有“增信、分险、降费”功能,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从不少国家经验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为小微企业增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逐步构建起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辖内融资担保机构的三层组织架构;政策制度体系日益健全,支小支农的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其中,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龙头,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合作业务规模超过5.81万亿元,累计惠及经营主体超过500万户次,合作业务规模中支小支农占比达98.96%,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72%,支持的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降至4.65%。
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看来,近年来,政府性融资担保已成为宏观调控和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之一,成为财政政策与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的一大发力点。政府性融资担保不断扩面增量提质,惠及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测算,每担保贷款1亿元,可支持受保客户稳定就业岗位约900个,自开业以来已累计服务就业人数超过5100万人次。“真金白银”落地落实,惠企又利民。
近年来,很多地方探索出了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发展的新办法、新路子。然而,一些发展中的“烦恼”随之出现,部分地方出现了个别机构发展定位模糊、银担合作门槛高、可持续经营困难等问题。各方都迫切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引导,细化完善配套机制,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
今年2月,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为政府性融资担保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在何代欣看来,这一办法体现了近年来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的实践成果,顺应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将以体系化的方式提升政策性融资担保的保障质量和覆盖范围。
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出了系列要求,例如要聚焦主责主业、大力支持就业创业、积极让利实体经济等,给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规经营定好“方向标”;明确多项政策支持,包括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担保费补贴、业务奖补,给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油打气”……此次印发的办法基本涵盖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的方方面面。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以“准公共定位”为基础,从经营要求、政策支持、绩效考核、监管管理等维度,强化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的激励约束,给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入“强心针”,激发其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内生动力,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
-
1
乡村振兴“在路上”:艺术如何赋能?
11-06
-
2
中央农办负责人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02-04
-
3
中央一号文件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02-03
-
4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09-23
-
5
农业农村部: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粮农组织工作
07-03
-
6
直播电商 让乡村更富有
06-20
-
7
助力支小支农 政府性融资担保“大显身手”
04-15
-
8
2025年全国“村BA”在贵州台江启动
04-14
-
9
全国春灌面积已超1.2亿亩
04-10
-
10
产粮大省黑龙江探索“定制农业”新路径
04-09
-
11
我国明确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路线图和施工图
04-08
-
12
清明假期带动“春日经济” 文旅热折射消费市场巨大潜力
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