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低利率环境下,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据统计,截至4月10日,今年以来有31家A股上市公司认购了信托产品,合计金额接近50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上市公司认购信托产品的总金额小幅降低,但参与的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对于一些流动资金比较充裕的上市公司而言,如何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理财,不同公司有不同的需求及偏好。记者经过长期跟踪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对信托产品颇为青睐。
近期,海信家电发布了关于以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同意公司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现金资产收益为原则,拟使用自有闲置资金合计不超过230亿元委托金融机构进行短期中低风险投资理财。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海信家电今年以来已累计认购32只理财产品,认购金额总计55亿元。其中,信托产品17只,认购金额为32.4亿元,占总认购金额近六成。与此同时,海信家电成为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中认购信托产品金额最高的企业,凸显其在现金管理方面对信托产品的配置偏好。
近些年,海信家电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额度持续攀升。根据历年公告,2022年的额度为100亿元,2023年至2025年的额度分别为140亿元、190亿元和230亿元。信托产品的认购金额也不断增加,2021年7月首次认购信托产品,当年累计认购12.5亿元,2022年和2023年的认购金额分别为14.39亿元和67.97亿元,2024年的认购金额高达111.47亿元。
对此,海信家电表示,随着公司经营效益的持续提升,公司货币资金不断增加。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及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效益,为公司与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
除了海信家电,不少上市公司也对信托进行理财表达出浓厚的兴趣。例如,方大特钢今年以来认购了3亿元的理财产品,全部投向信托产品;天邑股份、金洲管道、迪阿股份等也重点配置了信托产品。据统计,截至4月10日,包括海信家电在内,今年以来有31家上市公司认购了信托产品,总认购金额达48.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认购总金额有所减少,但参与的公司数量大增了41%。
“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投入信托理财,主要原因是缺乏高回报项目或对扩产持观望态度。在优质资产较为稀缺的背景下,部分信托产品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益以及风险可控性,成为资金充裕的企业优化资金配置的较好选择。”某信托行业观察人士称,为求稳健,上市公司通常购买风险较低的固收策略信托产品,并选择具有央企国企背景的信托公司。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分析称,相较于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类,固收策略信托产品在有效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能够提供更为可观的收益回报,对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它们优化资金配置的重要途径。
“上市公司在投资信托时应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优选风控完善、收益稳健的信托产品。同时,可关注信托公司在财富管理、股权激励等领域的综合服务优势。”帅国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