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进入密集披露期,A股上市公司喜讯频传,争相向投资者“报喜”最新经营成果。
4月7日晚间,中国中车、中远海控、中国铝业等一批央企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以一份份稳健的业绩答卷展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19点,已有53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除了2家公司分别略减、续亏之外,剩余51家公司均呈现预喜状态(包括预增、续盈、略增、扭亏),当中更有15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100%,广大特材以预计超过15倍的归母净利润增幅暂列首位(剔除扭亏)。
在预喜阵营中,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绩优生”扎堆,归母净利润增幅喜人。而产能加速释放、产品结构优化、市场订单增加,则成为多数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实现增长的主要动因。
央企领衔开门红 电子行业预增强劲
4月7日,中国中车、中远海控、中国铝业等一批央企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归母净利润增幅多数在50%以上,尽显“国之重器”的强劲动能。
以中国中车为例,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22亿元至32.26亿元,同比增长180%至220%。公司将业绩增长归因于报告期内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再如中国铝业,公司一季度预盈34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加53%至63%。中国铝业称,公司秉持极致经营的理念,通过精准研判市场价格波动、全方位极致降本增效,在主要产品同比增产的基础上,实现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加。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总的来看,以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计算,53家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51家公司预喜。其中,2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50%(剔除扭亏),占比超五成。
分行业来看,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景气度较高,多家公司预计实现翻倍增长。其中,受益于AI应用深化和技术革新,电子行业相关公司延续了去年的高景气,多家公司一季报大幅预增。
胜宏科技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8亿元至9.8亿元,同比增长272.12%至367.54%,经营业绩突破历史新高。胜宏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精准把握AI算力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带来的历史新机遇,凭借研发技术优势、制造技术优势和品质技术优势,驱动高价值量产品的订单规模急速上升。
业绩喜人的泰凌微也预告了最新的一季度数据。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3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泰凌微介绍称,这是公司取得的历史上最好的一季度财务表现,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创下一季度数据的历史新高。
“因下游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公司在物联网连接市场及音频市场的主要客户和新增客户的出货量都有显著提升;此外,一些新开拓的垂直市场如智能储能BMS、智能网关等也贡献了新的销售额增长;公司的几个新产品包括端侧AI芯片等都开始批量出货。”泰凌微表示。
电子行业高歌猛进,生物医药行业的业绩增长也令人振奋。得益于2025年一季度多肽原料药业务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增长,诺泰生物、圣诺生物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其中,诺泰生物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到1.7亿元,同比增加96%到156%;圣诺生物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919.85万元至4790.92万元,同比增加137.97%至190.85%。
订单充足增厚业绩 产销两旺景气延续
广大特材、禾盛新材等公司表示,公司新产线投产,助力产能提升、业绩大幅增加。
例如,广大特材以1504.79%的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幅“霸榜”第一。2025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20亿元,同比增加25.56%;实现归母净利润7500万元,同比增长1504.79%。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所属行业需求整体向好,公司产销两旺。此外,公司募投项目效益显现,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海上风电铸件项目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促使产能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实现盈利。”广大特材解释称。
禾盛新材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800万元至5300万元,同比增长72.14%至90.07%。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禾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高端智能化复合材料生产线投产后产能提升,推动公司产品收入增长。
同时,圣泉集团、皖维高新等一批公司表示,高质量订单规模增加、主营产品销量提升,推动公司业绩大增。例如,皖维高新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90.85%至154.47%。
皖维高新表示,报告期内,行业下游市场逐步回暖,客户需求有所提升,公司主产品聚乙烯醇(PVA)、醋酸甲酯、可再分散性胶粉、水泥及熟料的销量同比增长。其中,PVA实现了销量和价格的双增长。
圣泉集团抓住AI“风口”,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助推公司业绩大增。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亿元至2.15亿元,同比增加45.58%至56.49%。圣泉集团称,AI算力、高频通信及半导体封装等快速发展推动高端材料需求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