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一月资管信托发行、成立市场规模下滑

2025-02-24 09:1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钟源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受春节假期和股债市场大幅波动等叠加因素影响,1月份,资管信托成立和发行市场双双出现下滑。根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1月共发行信托产品1945款,环比下降28.49%,同比下降22.2%;发行规模为1078.30亿元,环比下降27.87%,同比上升5.84%。与此同时,1月共成立资产管理信托产品2030款,环比下降16.87%;成立规模为613.96亿元,环比下降28.11%。

  对此,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杨桃分析称,从市场表现来看,1月成立市场遇冷的主要原因,一是年末冲规模带来的高增长态势难以持续,1月成立规模回落是市场调整的正常结果。进入1月后,信托公司结束年末冲业务阶段,产品投放有所降温,资金募集有所放缓。尤其是非标信托产品的投放出现大幅减少,信托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下滑。二是2025年开年以来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加剧。市场波动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资管信托产品的购买。

  具体来看,1月非标信托业务成立数量为1197款,环比下降13.52%;成立规模为456.75亿元,环比下降31.26%。另外,1月份标品信托成立产品833款,环比下降21.27%;非标信托成立1197款,环比下降13.52%。值得一提的是,投向金融领域的非标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下降,降幅超过七成。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标品信托的市场热度有所下降,可能与证券市场走势波动变化、投资者风险偏好调整以及信托公司发行策略的调整有关。非标信托的成立数量也有所下降,但其数量占比进一步上升,信托公司对非标信托业务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

  事实上,非标金融类信托规模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一方面,通过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等业务规模快速下滑。另一方面,消费金融类产品资金募集规模大幅下滑。

  “年末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总结和推进业务的重要时期,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逐渐形成一定的惯例和合作模式,在年末集中开展转让业务,提高业务效率,以满足内部考核要求和监管标准,为下一年度业务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除了2024年12月基数较高的原因外,年初市场通常资金相对充裕,在资金面宽松时,消费金融公司会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的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融资,导致消费金融类信托产品的萎缩。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