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形成 科技成长将成引领

2025-02-14 09:38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吴黎华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壮大,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对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新认识和对中国资产的价格重估。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资产价格处于显著低估位置,这一重估是一个必然趋势,重视中国资产将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机构的共识。

  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引发关注

  2025年以来,伴随着DeepSeek的崛起,关于中国资产重估的叙事正在受到市场的关注。

  近日,德银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与服务领域持续构建全球性价比与质量的双重优势,中国的颠覆性创新力正重塑产业竞争格局。鉴于全球几乎所有行业均有中国龙头企业的身影,中国股票占全球市值的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正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培育具有硅谷特征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并实现产学研深度协同。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有望使估值折价逐渐消失,并在未来扭转为溢价。

  从市场反应来看,受节日因素影响,港股科技股表现最为明显,自1月13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中(截至2月12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行23.95%。除了德银外,高盛等外资机构也纷纷表达出对于中国资产的青睐。高盛指出,DeepSeek的崛起,为中概科技股带来了中长期价值重估的机会。高盛维持对明晟(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预计该指数今年将上涨14%。贝莱德基金表示,对未来12至36个月的中期中国市场保持乐观,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2025年较看好A股的投资机会。

  银河证券认为,在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随着新质生产力产业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加速赋能科技型企业,A股市场将迎来结构性估值重塑机会。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经济基本面呈逐步改善态势。虽然面临外部的不确定性,但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和A股盈利情况主要取决于国内政策加力方向与政策力度。

  科技成长有望引领价值重估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伴随着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科技成长有望引领本轮中国资产重估。民生证券研究认为,过去美股的上涨存在两大核心驱动因素,一方面来自于美股获得了大量避险资金的青睐;另一方面则来自于AI产业浪潮中,美股市场上的大型科技股享受了高稀缺性、技术上独特性与垄断性的估值溢价,并由此向外映射了全球科技股的行情。该机构表示,这两大因素在近期开始出现拐点,一旦未来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大模型普及,美股主导的AI产业链的垄断性叙事和商业逻辑将面对挑战,AI平权下,其估值溢价也将收敛。A股将从被主导逐步走向以我为主,中国基本面在底部的韧性特征需要定价。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新动能加快发展,带动高技术制造业利润较上年增长4.5%,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0.8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光电子器件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等行业利润较上年分别增长66.9%、13.4%;智能化领域中,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4.7%、112.8%、37.7%;绿色制造方面,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长48.5%。其他高技术行业中,电子电路制造、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30.3%、26.3%、13.2%,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中信证券研究表示,中国资产重估叙事正在形成,且外资对A股整体仍然低配。从催化因素看,DeepSeek使得中国科技产业在工程应用端的创新力和领先地位获得全球科技界的认可。从产业趋势上看,DeepSeek的低部署成本有望带动AI在产业端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并带动自动驾驶、机器人、云计算等泛AI领域的快速迭代和商业化。中国科技类资产正在被全球投资者重估,中美估值差有望收敛。

  交银国际称,中国企业在AI领域的进步速度快于预期,而且这种进步不仅限于AI大模型领域,其他如半导体芯片设计、芯片生产设备、芯片材料创新等领域均在快速进步。中国科技公司的竞争力有望被市场重新审视。国产大模型性能的快速提升以及较低的运行成本为AI应用的广泛使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成本大幅下降或将激发用户潜在的使用需求。通过深入对接B端客户需求以及深挖C端用户习惯,中国互联网厂商有望领导大规模的AI应用创新,且AI模型和应用潜力尚未充分计入股价,具备价值重估的潜力。

  华泰证券研究表示,自2023年以来,中美科技股估值显著分化,或源于投资者对AI发展水平和远期盈利预期的差异。中美科技股在各自市场市值占比的差异,也反映出国内优质科技企业或尚待大规模涌现。此次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引发市场波动,或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在AI赛道的技术潜力,中美科技股或迎来价值重估。

  重视中国资产渐成共识

  2024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形势,中国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稳市场、稳信心、稳预期,资本市场正呈现出积极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实施,政策效果日益显现,市场生态持续改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

  从估值水平来看,华西证券研究显示,截至2月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PE(TTM,下同)分别为14.24倍、25.31倍、34.62倍。同期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PE则分别为27.90倍、44.13倍和31.65倍。相较于美股市场,A股整体具备较为明显的估值优势。银河证券研究则显示,截至2月7日,全A指数的PE估值较节前处于2010年以来58.64%分位数,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全A指数的PB为1.57倍,处于2010年以来15.10%分位数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李慧勇对记者表示,从全球比较来看,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中国资产的价格无论是科技股还是传统产业,均处于显著低估的位置。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很难再找到像中国这样一个规模庞大同时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因此,对于中国资产的重估必然会发生,关键在于发生这一重估的时间点。他指出,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对于外部风险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担忧,全球资本处于观望状态,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全球科技创新带来的AI落地成本下降,以及中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的政策,重视中国资产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机构的共识,这种预期的改变和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长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