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期,杭州、重庆、广州、武汉等地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彰显地方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旨在通过财政支持、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等举措,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多地密集出台政策
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会同杭州市发改委等部门,召开杭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即杭州市2025年版“8+4”经济政策)。今年杭州的8个重点领域政策包为: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包、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政策包、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交通强国示范城市政策包、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包、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包、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包、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
重庆市在2月6日举行的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深化“416”科技创新布局,聚焦无人机、机器人、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等新领域新方向,构建“新科技+新产业+新生态”体系,不断集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加快实施AI+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未来医学、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
广州市在2月6日举行的2025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将大力实施“广州数智创新计划”,推动传统产业向成名成品升级、新兴产业向星火燎原放大。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推动人工智能在高端制造、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等领域创新应用,加速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组建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一批创新联合体。
此外,2月6日发布的《武汉市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建立支持颠覆性技术发展新机制,培育和储备具有颠覆性技术潜力的项目,在未来显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在先进半导体、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平台,到2027年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核心。
真金白银支持发展
多地政府拿出“真金白银”,以资金支持、赛事奖励、财政资助等形式,为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成长注入动力。
杭州市2025年版“8+4”经济政策提出,市级财政资金从2024年的490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其中,专门统筹15.72%的产业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希望培育更多类似于DeepSeek、宇树科技这样的创新企业。
《武汉市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对在“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奖的项目团队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对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项目,市级给予国家拨付资金50%且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支持;支持“四首”(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首轮次工程流片芯片)市场首用,并择优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
东莞市2月6日发布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围绕智能算力、工业数据和模型算法三大关键要素,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底座。设立最高5000万元的算力券,1500万元的模型券,打造不少于30个行业级数据集和知识库,支持组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联合体,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4000万元资助。
产业前期需较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同时,因行业发展前期需要较大研发投入,不少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业绩出现阶段性承压。
昆仑万维表示,为巩固公司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产生的各项短期成本与相关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期利润表现,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万兴科技预计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投入研发,持续进行AI垂类技术与应用的创新升级,创新上线图生视频、智能配乐、文生音效等众多生成类功能,带动服务器成本上升,使得研发费用和营业成本均有所增长。
拓维信息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亿元至1.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持续夯实技术服务底座,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公司大规模扩充技术服务团队规模,相应产生人才引进相关费用共计2400万元,此外,基于智能计算业务的发展需要及其业务特征,公司银行借款及产生的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寒武纪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2024年,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到12亿元,同比增长50.83%-69.16%,但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96亿元至4.84亿元,同比收窄42.95%-53.33%。
不过,一些企业受益于AI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实现业绩增长。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的美格智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62%-120.12%。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高算力模组产品在云服务器、无人机、机器视觉、人形机器人等端侧AI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高算力产品营收规模迅速扩大;面向智能汽车的通信+计算一体的5G智能座舱模组和车规级通信模组出货量高速增长。
海光信息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7.2亿元至95.3亿元,同比增长45.04%-58.52%;归母净利润18.1亿元至20.1亿元,同比增长43.29%-59.12%。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CPU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应用领域、扩大市场份额,支持了广泛的数据中心、云计算、高端计算等复杂应用场景;在AIGC的时代背景下,公司DCU产品快速迭代发展,得到市场更广泛认可,以高算力、高并行处理能力、良好的软件生态支持了算力基础设施、商业计算等AI行业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公司业绩的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