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360万亿元

2025-02-12 09:0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梁倩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报202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0.6万亿元,物流与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需求总量持续扩张。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即经济运行中的物流实物量价值总额,为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2023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5.8%,贡献率达77%,依旧是增长主力;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7%,贡献率为11%,增长潜力明显。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处长胡焓表示,2024年,传统产业物流进一步调整转型,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例如,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均成为需求增长的突出亮点。

  具体来看,2024年工业品物流总额318.4万亿元,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物流量增速超过15%,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物流量分别增长15.6%、14.2%。同时,民生消费物流潜能释放。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带动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创历史新高。

  进口物流在高水平开放下稳定增长。2024年,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8.4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能源类进口物流量增速整体偏弱,消费品物流增速稳中趋升,中间制成品进口物流增势明显,是进口物流改善的重要动力,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全年增长12.4%和14.6%。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多项政策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各环节物流费用比率均有下降,运输费用与GDP比率为7.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比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成本的降低源于物流基础设施升级完善,也源于物流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看,物流枢纽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物流枢纽体系,国家物流枢纽总数增至151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枢纽网络,有力推动产业与物流的集聚发展,提升物流资源配置效率。

  “新增枢纽在功能布局上更加科学合理,强化多式联运、信息集成等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跨方式、跨区域、跨领域的高效衔接与融合。”胡焓说,不仅是国内枢纽,海外供应链网络也有所拓展,我国海外仓数量已超过2500个,新增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68条。

  展望未来,胡焓认为,我国经济基础稳固、优势众多、韧性强劲、潜能巨大,为物流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物流企业向高质量、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趋势将持续增强。一方面,物流企业通过服务升级与产业融合,激发了新的发展潜能。重点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近13.7%,占比稳步提升,生鲜、装备制造、服装等专业细分领域供应链业务增长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智能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动化仓库、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分拣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此外,随着全球物流网络的加快构建,制造业出海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跨境物流迎来发展红利。物流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跨境服务能力,为我国高水平开放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物流行业有望在降本增效、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