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浸润美堉、启智润心 华茂举办第五届东钱湖教育论坛

2024-12-23 18:22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0

分享至

12月20日,由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华茂教育基金会主办,新教育研究院与徐万茂美堉公益基金会协办的第五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在宁波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首次借力高等教育,融合联动,让基础教育“向上生长”。论坛不仅邀请到常年扎根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和工作者们,也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广州大学、中央美院等20多所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专家教授及美育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美育的创新与实践。

高屋建瓴 指引美育新航向

以教育为媒,与美育同行。12月20日上午,第五届东钱湖教育论坛在宁波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华茂美堉奖评审委员会主席龙永图认为:“今年东钱湖教育论坛,追寻国家主管教育部门所指出的方向,以‘浸润美堉,启智润心’为主题,全面聚焦新时代美育的创新与实践,努力将国家的政策、建议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致力于构建新时代风范的大美育的格局。”

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华茂美堉奖评审委员会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也在致辞中表示,短短五年间,论坛汇聚并激励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围绕最初的目标,打造了富有创造性和多样化的项目,比如发布了关于中国与国际教育系统质量和公平的宝贵比较数据、发布了关于中国美育教育的现状报告等。

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华茂美堉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高洪认为:“美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美育的基本要求。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美育育审美、育情操、育心灵、育创造,绝不只是面向部分艺术爱好者和少数艺术特长生,而是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益。这是建设教育强国——更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要求和体现。”

华茂集团董事长、总裁,华茂美堉奖&东钱湖教育论坛联合发起人徐立勋认为:“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曾经的‘穷日子’、现在的‘富日子’,未来要追求‘美日子’。所以,在早已完成了扫‘文盲’的今天,教育的重任还应是刻不容缓地扫‘美盲’。为此,华茂独创‘承认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深耕以‘大教育’‘大艺术’‘大美育’为核心的教育实践,倾力打造了东钱湖教育论坛和华茂美堉奖,它们逢时而生、匠心而作、向美而行,是面对‘时代之问’,华茂人以脚步丈量、以匠心雕琢的答卷。”

在主旨演讲环节,教育部体艺卫司原一级巡视员、华茂美堉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廖文科,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尹少淳,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卢志文用富有洞见的视角,为“大美育”理念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他们从宏观战略到具体实践,深刻阐释了美育的关键作用,探讨了美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作为论坛的另一重要环节,圆桌对话由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陆彩荣主持,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洪、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郑勤砚、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冯恩旭三位嘉宾围绕“塑造心灵之美,启迪未来之光——浸润美育的实践探索”展开了深入讨论。

对话还探讨了美育如何在不同领域得到实践,以及它在教育、社会文化乃至国家战略层面的深远意义。四位嘉宾认为,美育不仅仅是培养个人素养的途径,它在更大范围内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在当前全球局势动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具有“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历史使命。

集思汇智 共谋美育新篇章

下午的平行论坛分为四个主题专场,聚焦“学科美育”“美育评价”“美育空间营造”“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关键课题,为与会者提供了思想交流与实践分享的多维平台。

“学科美育——知识之美与情感教育的深度融合”平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教授鞠玉翠主持,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竺照轩、武汉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张龙、缙云县笕川小学校长马鑫飞、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体育教师张雄胜等嘉宾从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科教学出发,分享了学科美育的教学实践,提出通过知识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评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运用”平行论坛由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启敏主持,著名儿童艺术教育家、蓝天幼儿园园长朱燕红、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校教师罗亚男等嘉宾提出,美育评价应注重多元化与科学性,将评价结果转化为对教育实践的有效反馈,推动学校美育教学的持续改进。

“美育空间营造——探索环境育人的新路径、新形态”平行论坛由宁波大学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师熊和平主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玮、吉林市龙潭区缸窑镇中心小学教师赵海亮等嘉宾分享了校园环境美化与艺术氛围营造的优秀案例,提出环境育人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环境的文化性与互动性。

“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目标、研修课程设置与培养路径”平行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檀传宝主持,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朱敬东、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学校副校长陈铁梅、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贺彩霞、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美术教师施灵敏、北京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龚瑜等嘉宾分享了美育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提出教师是美育的核心力量,其培养应注重多学科融合与实践能力提升。

各分论坛云集了来自各大高校的资深教授、华茂美堉奖的历届获奖者、长期扎根一线的学术先锋,以及打造基层优秀美育案例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他们以广博的实践经验为基石,以深刻的教育洞察为引领,融汇前沿学术研究与严谨理论思考,展开高层次、全方位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嘉宾们跨越教育阶段的壁垒,凝聚多方智慧与力量,共同为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深度协同和创新发展贡献卓越思维与实践成果。

在分论坛结束后,各论坛的主持人还对讨论成果进行汇报交流,分享了四场分论坛的核心观点与关键启示,为“大美育”教育理念的深化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经验总结。

论坛最后,全国民办教育协会总顾问、华茂美堉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李连宁作总结致辞。他表示:“本届论坛吸引了500多名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来参会。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甚至还有商界的人士来共同从多视角探讨美育发展。这里面既有宏观政策的精确的解读,又有微观教学实践的分享,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度剖析,又有实践案例的详实的经验,这样一种多视角的交流碰撞,为我们推动美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启发,也有助于我们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美育的跨区域跨校际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届论坛还发起了“美育从娃娃抓起的华茂共识”,强调儿童具有天生的爱美之心,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是美育的未来。加强美育,要从娃娃抓起,从身边抓起,从点滴抓起,以美育为牵引,深化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赋能教育未来,思想引领美育实践。第五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不仅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与交流,也为新时代美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东钱湖教育论坛将秉持初心,继续推动美育走向深入,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完)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梅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