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李东荣: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024-11-13 11:19 来源: 中国财富网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金融强国论坛在广州举行。此次论坛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围绕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主旨演讲。

图片1.png

李东荣作主旨演讲

以下是李东荣的演讲摘要:

中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既有各自的侧重内容,也有相互之间的关系。依我之见,数字金融在这之中发挥着纽带性的作用。一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强调对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去发展壮大数据要素市场;另一方面,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也是影响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最大变量,数据要素的运用范围,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的服务。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金融的发展务必根植于数字经济,服务于数字经济。我认为,数字金融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数字经济的金融本质来看,数字金融的第一层意义在于运用好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数字经济做好服务和支撑。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工具是比较简单的,那时候通俗地叫“大财政、小银行”,财政功能非常强大,也是主战场、主力军,金融业当时就是一个辅助手段。

改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生的。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运用,这时候就要求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科技经济。

1985年人民银行和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积极开展科技信贷的联合通知》,正式拉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帷幕。1999年后,以股权投资为特色的风险投资逐渐成为科技金融的重要力量。

从改革开放46年的金融发展史来看,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做出了积极探索,包括后来的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一路跟进,在推动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中,在支持经济增长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效。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理解,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的首要功能依然是发挥好数字经济的血脉作用,将金融活水精准地引流到数字经济发展中。

第二点,从数字金融的行业特色来看,数字金融的第二层意义在于金融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数字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和先进技术的试验田。

金融行业本身是信息对接行业,是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中国地大物博、行业众多,很多先进的数字技术在中国有应用场景,但凡一个技术行业应用起来,应用的人群是很多的。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各种各样的支付工具都有广泛和深入的市场。

回想这么多年,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内的一些代表性的技术创新,往往首先落地在金融行业。

先进的数字技术在金融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也决定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所代表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程度和对数字技术运用的能力,不仅影响着金融行业,也影响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我国数字金融的第一个特点,是产业与金融进一步结合。现在随着产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金融服务的要素提高,产业科技金融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块,产业数字金融现在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概念。

技术的不断创新会变革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而金融作为资源的配置手段,伴随着技术变革,其形态也将不断演化,和产业融合度也会逐渐提高。

具体可以把它简单分成三个阶段,在最早的阶段,还是针对某家企业、单个企业的,我们可以把它叫点状结构,针对一个企业的技术应用。

发展的第二阶段,就是链状。以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供需关系为依托,逐渐延伸到其上下游链状开始。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就在数字经济的时代下,产业和金融的结合要形成覆盖整个供应链各个要素的网状结构,上下左右互相连接、互相打通,这是内在发展要求。数据从产业到金融,中间通过科技的连接,数据的循环的触角会更加宽广。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实时的数据信用转化为金融信用,结合主体信用和交易信用,打造可信的贸易链和可信的金融链,实现融资效率的提升和产业升级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数字金融的第二个特点是,随着数据要素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角度,我国数据要素的规模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国际数据公司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数据总量将会达到48.6ZB,占全球数据规模的27.8%,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数据生产国。

另外,数据流通的基础设施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生产条件。中国的金融业在数字应用上有这么好的场景和条件,要归功于整个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

还有一个有利的方面,国家确定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生产要素,针对数据要素怎么样进入生产流通交易环节,也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为数字金融的深入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第三个特点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也是形势所逼,现在很难想象哪一家金融机构能脱离网络技术、脱离数字技术去发展金融业务。不管大金融机构、小金融机构,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上,内在是有压力的,知道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不陷入被动,可能是很多金融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对中小机构压力会大一点,大金融机构实力雄厚,具备多年的积累,加之本身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挣了钱,很大程度上就用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目前所形成的实际装备都是非常先进的。

以上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回顾过去了解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的一些探索和基础。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展望未来,如何通过数字赋能来实现金融的高质量发展。金融业要再上一层楼,要支持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务必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提高金融服务普惠性。全球普遍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目前向小微企业和低收入家庭提供有效的可持续金融服务还是存在挑战的,特别是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和拉美的一些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创办的模式能取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在这方面的探索是大家共同期盼的,遗憾的是他这个模式还很难在全球推进,因为他没有解决好可持续的问题。

对中国金融来讲,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果在普惠金融上能较好地解决问题,能够较好地向国际提供我们的示范,中国迈向金融强国,就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已经用实践证明在数字技术赋能下,以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等代表的数字金融领域,能有效克服地理障碍与传统风险评估网点,实现以较低成本向小微企业和各地人群,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较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以移动支付为例,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用户已经超过10亿。在中国,如果我们在普惠金融方面能更加努力,能探索出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中国在金融强国建设上是非常有条件的。

当然,普惠金融现在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了,而是怎么做得更好。可获得性没问题了,但它的可适用性、可承担性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当然可承担性不能光讲客户,还要讲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能不能承担、能不能扛得住,企业和个人用不用得起。还有就是可持续性,如果不可持续这个东西也走不远。

提升金融的信息透明度。金融业要提高效率,就要尽快做出金融判断和决策。当出现金融服务需求的时候,能不能准确及时地做出风险判断和定价,信息透明度很重要。这个透明度有两方面,一个是金融系统内本身的信息透明度,第二个是社会上企业的透明度。

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现在越来越有条件做到这一点。目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全球最大的信用数据中心,还有一些商业征信机构,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牵头的地方信用平台,如果通过数字技术把它打通,使数据流动起来,在流动过程中产生价值,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拓展金融的应用场景。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提高,金融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金融业按照商业竞争的原则也需要拓展服务。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应运而生,也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机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只要能设计出商业可持续、群众用起来又方便又安全可靠的产品,都是有市场的。现在鼓励产业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很多科技企业有很先进的技术,有很优秀的科技人才,能够设计出很好的软件,有很强大的技术处理能力。金融机构如果和这些机构形成合力,能设计出更加适合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业的发展就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目前已经有很多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合作中找到很好的合作空间,大家发挥各自长处,形成合力,促进金融机构在服务上更上一层楼。中国在金融场景应用方面有很多很成功的案例,现在看来这些案例完全可以作为借鉴提供给发展中国家。

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我个人觉得绿色金融是向金融强国迈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国家把绿色作为整个国家追求的目标,建立低碳社会。从金融业本身来看,建立低碳经济,它背后实际上是一个金融问题,碳怎么量化、怎么估值,怎么风险定价、交易,包括后面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投资、保险的保障等,都要归结到碳金融问题。

促进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承担的任务是非常重的,空间也很大,是金融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绿色金融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强不强的重要标志。

建设金融强国,如何通过数字赋能,进入高质量发展,还要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回到金融的本质,从本质上而言,金融业与生俱来就是跟信用风险打交道的,风险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旧的风险消除了,新的风险又出现了,绝对不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出现,风险就悄然而去。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强不强,风险的研判水平、定价水平、处置水平,也是很重要的标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数字金融健康发展,为做强做大做优数字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是我国金融业的一道必答题。衷心期盼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更多的研究和实务工作中去,不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培育新优势。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