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这是一件略显残破又无比珍贵的碗,素净的外壁上写有“努力生产”四个字。碗的主人是抗日名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这个看似平凡的碗,穿越了抗日战争的烽烟,记录了英雄母亲生前勤劳简朴的生活,更见证了母子两代英雄坚贞不屈、奋勇御敌的民族气节!
1941年8月27日,数百名日本侵略者包围了河北献县东辛庄村。日军为什么要兴师动众,重兵包围一个小小的村庄呢?原来,东辛庄村正是著名抗日民族将领马本斋的家乡。1939年,马本斋担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在他的带领下,回民支队在冀中地区屡战屡胜,多次击败日本侵略者。回民支队也由一支人员少、装备差、成分复杂的地方武装成长为党领导下的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为了表彰战功卓著的回民支队,冀中军区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为其颁发了一面锦旗,称赞回民支队是“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1941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转战于子牙河两岸,打得盘踞河间的山本联队胆战心惊。联队队长山本甚至下令,日军队伍人数如果在一百人以下,必须坚守据点,不能擅自外出。眼看军事力量无法与回民支队抗衡,山本妄图通过高官厚禄等计策诱降马本斋,却遭到马本斋针锋相对地还击:“山本,你只要放下武器,带领部队乖乖投降八路军,我们会给你留一条命。八路军的政策不杀俘虏!”山本劝降不成,正在发愁之际,叛徒哈少甫向山本献计—马本斋对母亲白文冠十分孝顺,只要把他的母亲抓起来,就可以逼降马本斋,并趁机消灭回民支队。于是,就出现了故事开头的那一幕。日军包围了东辛庄村后,立即扑向一座土房子,抓捕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还烧毁了清真寺和马本斋的家。白文冠被押送到河间后,山本按回民风俗摆下了丰盛的宴席,假惺惺地邀请她用餐,结果遭到白文冠的断然拒绝,她义正词严地表示自己是中国人,不会吃日本人的饭。山本自讨没趣,气急败坏,命令宪兵队连夜审讯。阴森恐怖的审讯开始了,白文冠始终昂首挺胸,毫无惧色。敌人恶狠狠地问她:“你有几个儿子?”“三个!”“都叫什么名字?”“他们都叫抗日!”“老二叫什么名字?”“你们装糊涂吧!他就是你们要找的马本斋!”听到这句话后,敌人开始软硬兼施,逼迫白文冠给马本斋写信劝降。她声色俱厉地反驳:“你们不是要找我儿子吗?他现在带着队伍在子牙河以东,他的三弟也在那里,你们有本事就跟他打,我绝不会劝降!”此时,马本斋正带领回民支队在韩村休整。白文冠被捕的消息传来后,战士们群情激奋,纷纷要求攻打河间解救。但马本斋明白,如果此刻去救母亲,一定会中了敌人的圈套。因此,他强忍泪水,压抑住内心的悲痛,冷静地劝说大家:“目前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作为共产党人,绝对不能被儿女情长蒙蔽双眼,一切都要以抗日大业为重。”他还语重心长地安慰大家:“母亲被捕,对我来说是一大不幸。但是,在今天的中国,遭受这种不幸和痛苦的人,并非只有我一家,还有其他千千万万的同胞!”最后,他严令回民支队的战士们一定要坚守阵地,不得轻举妄动。知子莫若母,白文冠知道,只要自己活着,回民支队的战士们就有可能不惜代价来解救自己。为了儿子,为了回民支队,为了中华民族的抗日事业,白文冠决心以死来粉碎山本的诡计。被捕第三天,她开始绝食。山本找来伪河间县长孙蓉图劝白文冠写信劝降,几天没有进食、虚弱不堪的白文冠大义凛然,坚定拒绝:“我是中国人,我生养的孩子也是中国人,他是参加八路军坚决抗战的,一向不知道有‘投降’二字。我宁死不能写信劝降!”孙蓉图自讨没趣,灰溜溜地离开了。阴谋未遂的山本又找来白文冠的亲戚佟万城夫妻侍奉起居,企图用亲情打动她。佟万城夫妻三番五次劝白文冠吃饭,并说如果她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一家就没命了。几天没有进食,虚弱不堪的白文冠回答道:“孩子们,别糊涂了。为了赶走鬼子,有多少人丢了命。一到河间,我就没想活着回去。咱可不能对不起国家啊!你们说给本斋,要他好好打鬼子,就是对娘尽孝了。”几天以后,绝食整整7天的白文冠壮烈牺牲,时年68岁。白文冠牺牲的噩耗传来后,回民支队的战士们纷纷到司令部请战,为白文冠发兵报仇。此时此刻,悲痛欲绝的马本斋眼前浮现出了回民支队刚刚创建时母亲积极奔走的一幕幕:她积极组织村里的妇女主动为队伍做饭、洗衣服,还自告奋勇地劝说村里的老人让儿子们参加抗日队伍……痛定思痛,他又一次拒绝了战友们为母亲报仇的请求,并含泪在日记中立下誓言:“母入虎穴为国家,山河气派怎如她,孝心化作剑出鞘,子承母志为中华。”国仇家恨在马本斋胸中燃烧,他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带领回民支队英勇杀敌,以祭奠母亲的英灵,并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1942年,回民支队奉命前往山东西北部地区,马本斋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此后,回民支队作为冀鲁豫军区三分区的主力部队,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37年至1944年,他指挥所部回、汉战士同日军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消灭日伪军3.6万余人,被毛主席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2月7日,由于在长期的艰苦作战中积劳成疾,马本斋不幸病逝,年仅42岁。白文冠英勇殉国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曾联名致电冀中军民,高度赞扬她:“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回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绝不灭亡最具体的例证。”1944年3月,在延安举行的马本斋同志追悼大会上,朱德送上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80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华大地,烽烟不再,家国安宁。马本斋和母亲的名字,永远刻写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子承母志、血战到底的传奇故事和爱国主义精神,也将代代相传、万古长青。(本文摘自新华出版社《文物里的英雄故事》。)
《文物里的英雄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著
新华出版社 2024年7月
ISBN:978-7-5166-7284-6
定价: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