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灵魂砍价”重挫医药企业利润?上市公司这么说

2020-11-19 16:41
上海证券报

11月19日,第三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正式在黑龙江省执行,患者可在省内公立医院按中选价格购买到相关药品。就在这个月,在河北、辽宁、甘肃、山东等地,患者已经开始服用 “地板价”的药物。

药品集采已进行到第三批,投资者对之于相关医药公司的影响似乎也进入了“脱敏”状态。不过,日前全国范围内的心脏支架带量集采,以及各地分别进行的对注射剂、吻合器、眼科人工晶体、血管介入球囊、骨科人工髋关节等医用器械的集采依然搅动了医疗器械板块的“一池春水”,市场也一度大跌以示态度。

焦急的投资者在互动平台频频发问,各上市公司的回复也各具特色,你来品品。

认真研究但暂时安全

不少公司表示,目前的政策频出,且公司对此始终高度关注,并积极准备。但是,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产品还未囊括到带量采购范围内。

迈瑞医疗也在近期接待调研活动时表示,目前由国家医保局推动的集采主要是针对药品和高值耗材领域,公司的三大业务线的产品均不涉及药品和高值耗材,其他产品当中的骨科耗材,因为收入占比极小,因此目前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如从未来潜在影响的角度分析,医疗设备作为医院的成本项、而非收入项,医院是自然的控费降本实施主体,因此医疗设备并不属于国家医保局实施集采的对象。

被带量采购,但损失的不是我

也有中标企业直接指出,带量采购的本质是压缩中间的流通环节,政策落地对公司产品的出厂价格影响甚微。

带量采购,助我扩大市场

细分龙头企业有道理傲娇,全产业链布局反而能帮助他们规避掉集采带来的风险。带量采购也不是完全的利空,也有公司在实实在在地从中获利。

面对集采带来的影响,有的企业选择言简意赅:

也有企业选择娓娓道来:

摆事实讲道理,写出了互动平台上罕见的回复长文,以期打消投资者的疑虑。“影响客观存在,长远来看利好行业,公司要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我们会更加努力……”

企业反映各异,那么,投资者到底该如何分辨集采给您自选股带来的是“伤害”还是“装备”呢?

市场人士对此表示,集采对于大部分医药公司来讲,意味着产品将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价,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盈利和估值的双重压缩。这也是上一轮药品集采、这一轮医疗器械集采令一些公司股价下跌的原因。

但客观来看,市场有点反应过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集体踩踏,一些根本和集采没有关联的企业或弱关联的企业也被带进了沟里。

“对于主营产品涉及集采品类的企业来说,中标的企业将会获得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没有中标的企业只能在狭小的剩余市场份额中竞争,大部分的边缘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集中度会越来越集中。产品管线丰富的中标企业把其他厂家挤出去,同时保证它的其他耗材继续可以有高毛利。反言之,如果中标产品为公司提供着充沛的现金流,低价中标,无异于自断现金流。有些公司甚至将直接被摧毁其企业估值以及成长逻辑。”

“被错杀的企业,或是具有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药企,将会继续创新高,这次就是一次黄金坑。”具体到哪些是具有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药企,上述市场人士表示:“研发投入大,自研产品管线丰富,产品可替代性低,产品毛利率高,为盈利留足空间的企业。”

责任编辑:何苗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