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提起他人们会想起许多传奇故事。
他相貌丑陋,衣衫褴褛,散发赤足,经常光着脚板在市场、街头走来走去,找人讨论一些高深的问题,如虔诚、民主、美德、勇气、真理、友谊……“竹林七贤”雕像。来源:网络
来源:摄图网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约1米85),是一位实力加偶像派的顶级明星,帅到没边。深山采草药农夫在黄昏的暮色中看到他,以为自己碰到了神仙。
山涛更是夸赞他玉树临风,就算常常半个月不洗脸不洗头,人群中也能被一眼认出来。
嵇康由于超凡的风度才情,人气很高,崇拜者很多,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黑粉,给他造成困扰。
据说当时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几次要招他做官,他不但拒绝,还干脆跑到另一个管辖区域河东郡躲避征辟。此后,他被司马昭拉进通讯录黑名单。
又一次,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会,带着一帮高干子弟耀武扬威地来拜访他,做足了排场。
而此时嵇康和好友正光着膀子打铁,对他不加理睬。
钟会觉得没面子正要离开,嵇康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你是听到了什么才来呢?又是看到了什么又走了呢?钟会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见。”意思是,咱们以后走着瞧!
另一位偶像阮籍,他的父亲是大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也是曹操的军事顾问秘书。
《晋书》说他:“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来源:网络
据记载,他是一个性格另类的人,有时他是位安静的宅男,有时候他又是个狂热的自驾游爱好者。
他可以关起门来读书,几个月不出门;也可以不留联系方式,独自出门旅游好几个月才回来。
司马家多次逼他做官,他以“游戏官场”来逃避。
一次,他骑上一头驴,到东平去上任。到任后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官衙里的墙壁全部拆掉,改为开放式办公。墙拆完后就回来了,一共花了十几天。
又一次,他偏挑小官步兵校尉做,只是因为听说“步兵尉营人”会做好酒,结果上任没多久,又跑走去旅游了。
不做官,“竹林七贤”在洛阳办起了文化沙龙。
范曾笔下的“竹林七贤”。来源:网络
竹林之下,他们喝酒、纵歌,肆意酣畅。
盛夏晴空,明月当头,边乐边酌。嵇康突然举起酒杯说,“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足矣。”
话音刚落,只见刘伶一饮而尽。
“他们不是就想造反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阮籍说完起身,对着晴空一声长啸。
诗人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触须,他们深入生活,表达那个年代的分裂、孤独、焦虑与恐惧。
袁弘在央视节目《国家宝藏》中扮演嵇康
不合作的态度,在嵇康身上表现得更彻底、坚决。他写了两封流芳千古的绝交信。
公元260年,因为听说山涛举荐自己做官,嵇康立刻写了一封2000多字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交到山涛手里。
嵇康在信中除了大骂山涛外,更传递出了坚决的绝交态度:“你不懂我,别烦我,我爱自由。”
不久后,嵇康又写了第二封绝交信,这次只有300多字。
这次是嵇康为好友吕安打抱不平,伸张正义。
吕安同父异母的哥哥吕巽诱奸弟媳,却恶人先告状,以致吕安被冤入狱。
嵇康写了绝交信给吕巽后,到洛阳为吕安辩护,但这件事却将嵇康卷入曹马之争政治旋涡中,案件从刑事案件演变成了谋反案件。
当自由的灵魂受到礼教规矩的压抑乃至扭曲时,文人们的文化心理从传统儒家的致仕理想转向庄子的追求隐逸。
他们走向山水田园,捧着魅力极强的老庄之学,以各种形式表现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
陈寅恪先生曾表示,“七贤”之中应推嵇康为第一人。
他用39年的鲜活生命践行了人生信念,唱响《广陵散》这曲千古绝唱。
《广陵散》琴谱。来源:网络
吕安事件给司马昭提供了一个除掉嵇康的好机会。怀恨在心的“黑粉”钟会推波助澜,向司马昭进言说嵇康是“卧龙”,又说他言论放肆,诋毁经典,诽谤圣人,不尊礼法等,暗示司马昭杀嵇康。
在钟会的挑拨下,嵇康被诬以叛乱罪名,被判死刑。判处的理由和苏格拉底一样,说他对当代青年影响不好。
行刑当天,轰动全城,无数百姓为他送行。
行刑前,嵇康只有一个愿望,弹琴抚弦。
袁弘在央视节目《国家宝藏》中扮演嵇康
一曲《广陵散》既罢,嵇康面向东方,从容就义!
同年,53岁的阮籍被逼为司马昭写下《劝进表》后,抑郁而终。
历史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作为魏晋风骨的代表,阮籍嵇康们的真性情是快意的诗酒人生。千年之后,茅台集团向全球发出“茅台文学社”征集令,5月25日起至6月14日,“诗酒趁年华”系列活动启动,旨在招募全球文学爱好者、酒文化爱好者、茅台爱好者共同参与,以文会友、以酒怡情。
活动以“诗酒趁年华——我有酒,你有诗歌/故事吗?”为主题,以“茅台文学社”小程序为载体,征集与茅台酒、茅台酒文化、茅台王子酒、茅台系列酒等相关的诗歌、故事。
详情请在微信搜“茅台文学社”小程序,或扫码、点击下方链接参与征集。
链接、扫码入口:
https://mp.weixin.qq.com/s/yhlu1wfhwMPL9YXZ-3Iv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