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一门玄奥难懂、枯燥乏味、脱离现实生活因而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学问,果真如此吗?读完《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第三版)》这本小书,你也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
本书的25篇文章短小精悍,从我们周围世界的真实事件出发,引伸到潜藏在事件背后的哲学问题,进而讲解西方思想史上的大师们对这些问题的独到见解。每一篇既是关于一位哲学家生平与主要思想的精要介绍,又是哲学观点如何关照现实世界的精妙体现。读起来,既不会感到哲学的沉闷无聊,还会发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供玩味的哲理。
更重要的是,本书还进一步阐释了哲学大师们在构建理论体系时所采用的丰富多样的思维工具和研究方法,如第一位西方哲学家泰利斯探索世界的组成元素所用的还原法、著名的芝诺悖论中所体现的归谬法、苏格拉底刨根究底的追问法、奥卡姆削繁就简的剃刀法、边沁一切以数学为原则的计算法、黑格尔承前启后的辩证法,等等。这些天才思想家独创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加以复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思维有所启发。
本书作者尼古拉斯·费恩(Nicholas Fearn),致力于向大众普及哲学,擅长发现隐藏在现代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各种事件背后的哲学问题,为文生动风趣,观点新颖敏锐。本书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自出版以来不断再版,并被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等12种语言在20多个国家出版发行,是一部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实用性兼具的哲学普及读物。
序言
如何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西方有句俗话说:“与其学习交易技巧,不如学习交易本身。”然而,对哲学家而言,有些“技巧”仍是相当重要的。理性思考需要在正确时刻运用正确的哲学工具,像是奥卡姆的剃刀、休谟的叉子,或者其他思想家提供的思考工具,等等。这群伟大哲学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工具和研究方法,比起他们所建构的理论体系,或是用这些工具所解析的对象、工具或方法本身更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而卓然生辉。本书希望能带领读者从古代哲学家所提出的简单例子出发,穿越时空,一路踏上现代专业哲学家所运用的“标准”工具领域为止。最大的目的不仅在于发掘这群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内容”,而更要能够展现其思考“方式”。有些哲学家,比如奥卡姆和吉尔伯特·赖尔,他们留下的思考方法应用的范围较为具体;而另一些哲学家,如泰利斯与尼采,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应用上则较为通范。因此,本书所谈到的方法并非巨细靡遗,许多伟大思想家也未收录其中,例如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之所以未加介绍,并非由于他们的方法革新并不重要或无人继承,而是考虑到本书宗旨在于提供一般读者最有用也最容易理解的内容。
学习如何运用伟大哲学家所倡导的哲学技巧,对于了解其学说内容帮助甚大。我们无须成为小提琴家即可欣赏维瓦尔第的音乐,但消化吸收知识的方式却与音乐欣赏之道大相径庭。作为能够思考的人类,任何知识若只是死记硬背而无法加以活用,似乎仍有不足。例如,要了解某数乘以七如何运算,问题不单是记住七的乘法表而已。许多小孩知道二乘以七等于十四、三乘以七等于二十一之类,但除非他们能计算这些已知范例以外的各种情况,如十三乘以七、两百乘以七之类,否则便不能说他们懂乘法。学习者只有参与其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任何事物,只有在我们能对其加以运用处理或触类旁通之后,才算真正知道,而本书的设计便是希望读者也能培养这种能力。此外,在阐明哲学家如何思考问题时,我希望一般读者注意到自己也能以类似方式加以思考。那些天才思想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思想具有完全的独创性,而同时也完全可以加以复制。以专业哲学素养构筑的思想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哲学大师才能重现。虽然哲学著作本身有时会显得过于玄奥而难以理解,但背后用来建立理论的工具往往却相当简单,读者可以很快地加以掌握,进而对自己的一些想法有所启发。
《尼采的锤子:哲学大师的25种思维工具(第三版)》
[英]尼古拉斯·费恩 著
黄惟郁 译
ISBN:978-7-5166-4782-0
新华出版社
2019年10月
定价: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