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快讯

24家公司接受263家机构调研 造纸龙头:收入增长有保证

2019-11-13 14:52 原创
中国财富网

中国财富网讯(李耀威)据恒生聚源数据显示,11月12日,沪深两市共有24家上市公司公布机构调研情况,共接受263家机构调研。

中顺洁柔:渠道力和产品力优势保证未来收入快速增长

11月6日,生活用纸企业龙头中顺洁柔接受88家机构调研,介绍了行业发展情况及公司运营情况。

中顺洁柔介绍,为保证较低的原材料成本,公司建立了专业的采购团队,随时关注木浆的市场行情及价格波动,并结合公司销售和生产情况精准把握采购节点。同时,公司直接与国际大型生产厂家合作,保证公司采购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顺洁柔表示,有四大因素保证公司未来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公司处在渠道拓展期,随着渠道建设能力不断加强,产品覆盖率不断提高,将促进公司收入增长;二是公司产品研发能力比较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能够贴合消费者消费需求;三是公司产品的渗透率还处于初级的水平,提高渗透率是公司在未来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重要渠道之一;四是其他品类的拓展均贡献了较高的毛利率。作为快消品行业,当渠道力和产品力优势开始体现后,公司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造纸原材料价格的下行,中小企业开始恢复生产,加剧了市场竞争。对于目前的市场竞争状况,中顺洁柔指出,中小企业的进入并不会对龙头企业造成太大影响。生活用纸行业一直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相较中小企业而言,龙头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资金周转等方面都占据优势,行业集中度正不断提高。

光大证券表示,生活用纸行业消费属性较强,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龙头企业依靠产能稳步扩张、产品结构调整、品牌力不断增强等优势,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收入端将保持稳健增长,利润端受益于原材料浆价的低位,同样有望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古鳌科技:为规避行业“洗牌”风险 终止与翔晟信息重组

 2019年8月19日,古鳌科技发布公告称,拟筹划发行股份购买江苏翔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晟信息)控股权,标的公司估值约为4.16亿元,三年业绩对赌1.01亿元。11月11日,古鳌科技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

对于终止本次重组的原因,古鳌科技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从今年8月底至终止公告披露之日的这段期间里,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评估人员等对翔晟信息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并且与翔晟信息就重组的细节问题进行沟通与协商。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与沟通以及对翔晟信息所属行业的深入研究,公司认为该行业未来三年可能将处于“洗牌”阶段,风险较大,承诺的三年业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与公司稳健发展的希望不相符。为了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此次重组。

受此消息影响,古鳌科技11月12日股价下跌4.82%,11月13日股价继续走低,截至午盘,股价下跌4.34%。

对于古鳌科技所在的机械设备板块后续走势,国海证券表示,行业整体景气度仍处于低位,细分领域冷热不均,其中,占整个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重较高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业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均在9月出现增速逆转向上迹象。而以上几大行业自动化率高于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预计行业或在四季度出现拐点。

信维通信:积极备战5G时代

5G概念股信维通信于11月11日、12日共接收20家机构调研,对三季报情况及5G布局进展进行介绍。

2019年前三季度,信维通信实现营业收入35.75亿元,同比增长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7%。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6.2亿元,同比增长5.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59亿元,同比增长8.06%,公司营收及盈利水平单季度创历史新高。

对于三季报业绩向好的原因,信维通信分析,一是由于公司完成了常州、越南等地的建设与搬迁,工厂产能开始释放;二是由于公司进一步加大对射频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投入,为迎接5G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维通信表示,过去几年,公司一直加大对5G技术的研发,积极储备5G相关产品,特别是对5G天线、射频前端器件、5G射频材料等未来市场需求广阔的产品领域。目前,公司已具备LCP、MPI等柔性传输线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正加快产能建设,公司的LCP传输线产品也已用于高通5G基带芯片和5G毫米波天线模组之间的连接。另外,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天线的数量及价值量均会有所提升,公司也密切配合各大移动终端厂商的5G手机研发,提供天线等射频零部件。

对于5G时代下电子板块的发展前景,中航证券指出,虽然当前电子行业整体景气度偏低,但从细分领域来看,5G将带动消费电子需求提升,手机基带、射频、天线、存储等相关产业链企业显著受益。长期来看,贸易摩擦背景下进口替代需求加大,电子产能陆续向国内转移,手机产业链国产化进一步落地,继续看好国产替代带来的边际改善市场机会。

【声明】文章内容部分来自机构研报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储继军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