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8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新书发布会在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代表出版方致辞,该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刘跃进做主题发言,介绍了该书在中国文学史写作上的特点和探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马银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王达敏、李哲依次发言,畅谈各自在写作书稿中的心得体会,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出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王茵主持发布会。
赵剑英在致辞中表示,《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从策划到出版近4年,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重要品牌书系“简明中国”增加了新的成员。 该书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写作严谨、内容权威,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刘跃进先生领衔,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术骨干完成写作,吸收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二是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叙述精炼,读起来引人入胜,是面向大众读者的普及本; 第三体现了鲜明的唯物史观和实践史观,将文学人物、文学作品、文学活动放在具体时代和社会生活中去体会和把握,从而能够帮助读者捕捉各个时期文学作品和文学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真实还原文学思想的时代脉搏。
刘跃进在主题发言中介绍,写作《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守正出新。 首先是守正,我们按照主流文学史写作,古代文学史强调诗骚李杜,现代文学史强调久有定评的作家,让读者重新回到主流的文学史上来; 第二,文学史一定要有新意,中华文化的核心命题就是多民族文学,因此内容上加入了不同民族的文学史、加入了民间文学史的记录,在守正的基础上吸收最近四十年来文学研究的新成果; 第三就是在体例上做了一个历史的断限,以往的文学史分得很清楚,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部文学史以1949年为界,将1949年以前的文学史全部纳入进去,这样的历史断限,在中国大陆编写的文学史中还不多见。
马银琴教授主要负责先秦文学史部分章节写作。 她表示,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是认识文学史非常经典的表达。 研究文学史一定要立足于文学在这个特定的时段上固有的,就是它的历史的特征和面貌来认识它。 文学史的研究表明,只有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社会功能的文学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只有立足于每一个时代人们对文学的本质的看法,才能抓住这个时代的文学的主旋律。
张剑教授主要负责宋辽金文学史部分章节写作。 他表示,自己写作宋辽金文学史有四个方面的理念,一是把中国多民族的文学成就呈现了出来,比如宋辽金文学史突出了当时多民族、多政权并存的特色,虽然文学语言不一定是汉语,但都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本分; 第二是当时的科举制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第三是从宋代是开始,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市民文学兴起; 第四是印刷术的飞速发展,影响了文学创作思维的变革。
王达敏研究员主要负责清代文学史部分章节的写作。 他有三层解读,第一层是该书由刘跃进先生领衔,众多学术骨干参与编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第二层是文学史是一种建构,1897-1949年进化论主导文学史写作,1949-2000年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学史写作,2000年前后到2018年,这一段的文学史写作则体现了多元化; 第三层是西方的文学理论对我们写作文学史的影响,以及应做到西方理论跟中国文学史适时的平衡。
李哲研究员主要负责近现代文学史部分章节的写作。 他认为,目前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现代文学何以中国? ”中国现代文学是接受西方文学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现在发展得非常好,专题越来越细,史料越来越多,现代文学研究的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史料,甚至比古代文学一个朝代还要多。 但问题是,当学术研究非常繁荣、大家越来越细的时候,现代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在公共层面则没有那么大了,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回答“现代文学何以中国”这样一个问题。 所以,写作《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近现代文学史部分正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专家发言结束后,刘跃进做了简短精到的总结,并回答了到访媒体和读者提问。 他讲到,中国文学从来不能离开这个时代,如果文学离开了时代,文学没有生命力。 其次,文学几千年的变化都是由民间走向了主流,从边缘走上了台中央,文学要体现百姓的心声; 第三,文学本身应该给人一些崇高的感觉,中国文学史始终贯穿一种精神,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未来将推出该书的中文繁体版和多语种版本,让更多国内外读者通过这部中国文学史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更好的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