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将进酒Bar】首席文案张廷玉:996工作狂

2019-05-30 09:46
中国财富帮.九公子的琴

原标题:【将进酒Bar】首席文案张廷玉:996工作狂,和你不一样

不做“工作狂”,怎能混得长?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一代名相张廷玉就深深领悟“996工作制”之真谛。

张廷玉,为官五十载,三朝政坛不倒翁,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在朝中先后任庶吉士、检讨、刑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官至宰相,一般人比不起。

这位工作狂深受皇帝重用,稳坐皇帝身边首席文案的位置。

《啸亭杂录》记载了雍正宠爱张廷玉的一件小事。

张廷玉请病假了,快要痊愈的时候,雍正专门写一首小诗说自己胳膊也疼,腿也疼。大臣们纷纷去请安问候,雍正调皮地笑着说:“衡臣(张廷玉字衡臣)病了,我胳膊可不得疼呀?”

再举个栗子。雍正帝想要张廷玉做翰林院掌院学士,这是个什么职位呢?含金量很高啊,参与皇家机密,给皇帝讲课,编纂书籍,翻译文书,主持科举考试等等吧,这可能是许多文人最理想的职位了。

张廷玉却以“谫陋不能称职”推辞掉了。次日,雍正给张廷玉发了一条私信:

峻望三台近,崇班八座尊。

栋梁才不忝,葵霍志常存。

大政资经画,訏谟待讨论。

还期作霖雨,为国沛殊恩。

张廷玉一看,雍正直接夸赞他地位尊贵崇高,说他有志向,是可以为国效力的栋梁之材。51岁的张廷玉顿时内心又感激又愧疚又害怕,十分复杂。同年,雍正还赐给张廷玉“世笃纯勤”四字牌匾,这可能是天子对臣子人品的最高评价了。

这还不算什么,雍正在离世前命张廷玉“配享太庙”,这荣誉可不得了,就是雍正让以后历代皇帝都要给张廷玉磕头上香。张廷玉也是清朝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汉臣。

太庙

大家都知道,皇帝身边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啦,那张廷玉到底是如何修炼到让皇帝也离不开他的呢?稳坐皇帝身边首席文案,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工作狂?

下面,把这位职场大佬的四大箴言分享给大家。

一、君子知命,乘危不武

作为一个秘书,第一当然是人品端方,这一点要从桐城张氏说起。

提到张廷玉,不难联想到“父子宰相”。要说宰相,已经是权力巅峰,安徽桐城张氏父子宰相更是被传为美谈。

尤其张父张英的《聪训斋语》和张廷玉的《澄怀园语》,成为脍炙人口的家训,连曾国藩都说里面句句是肺腑之言。

试想你邻居家要盖新房,说要占用公共过道,你会怎么做?

在京城做官的张英听说邻居吴家和自己家争执不下,就立刻写了一封信回家——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一看,立马让出三尺,吴家被感动了,也让出来三尺地基。

从此,桐城西南一隅就多了一个六尺巷。

张英一生奉行“君子知命”,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而无以为君子。这一点可以说张廷玉和父亲不同,倒也相似。

康熙晚年的时候让张廷玉连降三级,张廷玉却在家喝酒庆祝,谈笑依旧。

不久,雍正即位,又使他官复原职,其实是康熙下的一步棋,为了让有能力的大臣继续效忠新君。

别人觉得张廷玉的人生像坐过山车,其实他自己像是早已看透了一切,淡定自若。

张英在职业生涯的高峰期隐退,追寻闲野自由,而张廷玉几乎一生不得闲,他自己倒很适应这种节奏。

在父亲的教化下,张廷玉一直低调做事,周敏谨慎,可以说具备一个“大秘”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此生多学,此日不闲

其实996只是对工作时间的约束,重要的是走在自己的时区里,规划好每一天,这一点张廷玉不例外。

勤学,勤做,是秘书工作的第一法则。

因为好学,说话条理清晰,还有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康熙就让张廷玉做贴身秘书。

张廷玉书法作品

张廷玉多次随康熙南巡,时常挨着康熙记录写作。由于表现出色,他被升为礼部侍郎。

后来,因在混乱时局中没有倒向任何一方,在雍正即位的关键时期,他奉命修改《康熙实录》和《明史》,这份工作是对张廷玉的极大考验。

字,是文稿的细胞和生命。雍正皇帝是出了名的挑剔,他认为文人的一字一言都有很大的用意。张廷玉的这次修改,居然没让雍正挑出毛病,反而非常满意。

两次修改都把握住了关键之处,比如对于康熙驾崩、雍正即位描写“八人受谕”,精到地描写了和美接班的画面。

史载张廷玉“尊奉密谕,筹画经理,羽书四出,刻不容缓”。

在轿中都依然在办公,傍晚回到家也必然要熬夜加班,对于第二天的工作头一天一定要心里有一个意见雏形,或从枕上思及某事某稿未妥,即披衣起,亲自改正,雍正皇帝称赞“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不能及也”。

三、本日完结,绝不积压

真正的强者是能专注于工作的人。

由于秘书工作做得到位,接下来就是加强秘书队伍的建设,张廷玉设立了专门的高级秘书服务机构——军机处。

军机处的工作作风是“今日事,今日毕”。官方文书批阅好了以后,根据信件的紧急程度,直接由兵部驿站传递。在这种绝不积压工作的要求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大大提高了清朝官文的流转效率。

张廷玉书法作品

《清史稿·张廷玉传》载: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作为高级秘书,张廷玉深知上传下达工作的重要性,他还将官员上书奏折制度化、保密化,这一制度一直施行到清末。

军机大臣虽不参与直接决策,只是“跪受笔录”,但平日缮写上谕、处理文书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而张廷玉都办得井井有条,未曾出过岔子。

雍正每次口授片刻,张廷玉便可拟就,即便每日十数次也是如此,其文思敏捷实难一般人所能企及。

时间久了,连记忆力都大大提升了,看来做秘书做得好,有利于练就最强大脑。

据说张廷玉后来能轻松记住全国各地主要官吏的简历。

四、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黄庭坚曾说“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句话也成了张廷玉的处世哲学,换句话说就是少说话多做事。

《雍正王朝》剧照

秘书工作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像心理学家一样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像政治家一样有灵敏的头脑。

秘书担任机要工作需要保持小心谨慎,遵守保密纪律,积极主动办好事情,有些场合只能听,有时候甚至要回避。

虽然经常被表扬,但是张廷玉一点也不飘。在政治嘈杂的环境中,无论职位多高,他都自知他是皇帝的秘书,他的工作职责就是为皇帝办好事情。

他谨慎到从不会留下自己的写作草稿,不和家人谈论工作内容,甚至很少结交官员,就连他写的公文也都是秉承圣意,而毫无自己的痕迹。

张廷玉谦逊、低调的行事作风屡次受到雍正的嘉奖。有时一次就奖励两万两白银,还将圆明园的澄怀园赏赐给他。

张廷玉一生身系要职,居官达50年,先后编纂《康熙字典》《雍正实录》,充实《明史》《国史馆》《清会典》,一生“工作不息”。

雍正年间,几乎由张廷玉一人独揽所有撰写谕旨的工作,其做官、训子、理政都颇有心得,为后世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乾隆年间,张廷玉得知家乡桐城龙眠河上的桥被冲毁,立马捐出皇上给他的赏赐,重建石桥,后人为了颂扬他,把桥更名为“良弼桥”。

酒后吐真言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入太庙的汉人,享有无以复加的殊荣。

历史上的一代名相、治世能臣还有很多,你记得哪几位?一起来聊聊吧

执笔:王永娟

统筹:周黎洁 徐丹宁

编辑:田甜

视觉:乔琦宇 王祺

监制:王燕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