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银监系统开出548张“2019款”罚单 多家银行被曝涉房信贷违规

2019-04-09 13:41
证券日报.张歆

你走过最长的路,可能就是商业银行的违规套路。不过,监管部门已经通过强监管提醒——“道路千万条,合规第一条。批贷不规范,银行两行泪”。

据《证券日报》记者独家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7日),银保监会以及地方银监局(含分局)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已经开具并披露了548张罚单(含处罚告知书)。其中,地方银监局开具222张,银监分局开具326张。鉴于罚单披露必然的“滞后性”,按已经公布的罚单数额估算,可能有近百张罚单“在途”。

某上市银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的业务同质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内控的操作节点也很相似,因此违规手法确实有套路可循。此外,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对于基层员工行为准则的规范越来越严谨,甚至也结合了科技手段,但实践中还是难以完全把控。尤其是利益驱动型的违规行为,其造假链条较为完备,商业银行对其防范的任务确实比较重。”

操作手法套路深 多家机构涉房信贷违规

由于不同区域监管机构对于行政处罚案由披露的详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乍看之下,罚单涉及的违规手法也可谓是五花八门。

不过,如果抛开披露口径的细微差别,商业银行的违规套路也不外乎信贷业务违规、票据违规、违反审慎经营违规销售、违规流入股市、资金被挪用、违规收费存贷挂钩、违反国家宏观调控、违规保管、信披违规等几个大的类型,可谓全是套路。

其中,信贷业务违规所受处罚的数量最多,该种行为也包括部分罚单中的以贷转存等方式虚增存款、违规授信、贷款五级分类违规等案由。而涉房贷款、理财业务、同业业务、消费贷等则是去年以来银行业严监管的重点,商业银行因为在上述领域违规吃到的罚单显然也不在少数。

例如,东北地区某城商行的北京丰台支行因为“贷款转存定期存款并续作存单质押贷款、理财资金对接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受到处罚;某外资行上海分行因“在发放部分住房按揭贷款时,违反贷款利率规定”受到处罚;某上市城商行的杨浦支行因“在发放某消费贷款时,未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受到处罚,且该银行的静安支行也因为“在发放某消费贷款时未按规定进行贷款支付管理,未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贷款资金使用”吃到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各地“1号罚单”公示的信息发现,其整治的主要也是上述楼市信贷路径依赖、乱收费、贷款挪用等违规行为。

除了商业银行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存在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的情况。例如,某资产管理公司的贵州省分公司存在以重组问题企业的名义,违规向“四证”不全的商业性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的行为,并因此受到行政处罚。

罚单区域分布不均 广东省“出手最重”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有33个地方银监局(含分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开具罚单最多的是广东省,广东省监管部门合计开出73张罚单;大连市排名第二位,开出46张罚单;河南省监管部门开具的罚单数量排名第三位,为34张。此外,湖南省、陕西省监管部门开出的处罚数量均超过了30张。

对比去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罚单数量前几名地区排名的变化较大。去年一季度,陕西、河南和四川区域的罚单数量较多,广东省则并未上榜“前三名”。

当然,上述今年罚单数据的统计时间节点均是以行政处罚作出的时间为标准,并不代表违规行为发生在今年。从部分明确了违规行为发生时间的罚单内容来看,有的罚单虽然是今年开具的,但相关的调查或检查工作应该是之前就已经进行;另一种情况是多年前的违法违规行为由于某种原因,在今年被查实并处理完毕。因此,罚单数量并不能简单地与限定时间内违规行为高发直接画等号。

不过,确实有部分违规行为具有地域集中度高的特征。例如,票据违规中比较常见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违规行为,多发生在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外贸交易多的区域;而“存款变保单”等违规行为多发生在三线、四线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

此外,由于罚单披露必然的延时性,目前披露出来的548张罚单肯定低于实际的行政处罚数量。考虑到“在途罚单”(此处指监管部门已经做出但尚未披露),今年以来的月均罚单应超过200张,处罚力度与去年相比应该基本持平。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