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精选

头条腾讯再燃战火,这次闹到法院出手!你猜谁赢了?

2019-03-21 06:50
中国证券报.张兴旺

3月19日,今日头条系与腾讯再次爆发口水战,“争吵”甚至持续到深夜。

这次,法院及时出手!

3月20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公布了腾讯在2019年2月发起的行为保全申请的裁定结果,要求抖音、多闪立即停止将微信/QQ开放平台授权登录服务提供给多闪使用的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两家公司的战火一时恐难熄灭,但双方之争不能以牺牲用户利益为代价。

“头腾”再燃战火

3月20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公布了腾讯在2019年2月发起的行为保全申请的裁定结果,要求抖音、多闪立即停止将微信/QQ开放平台授权登录服务提供给多闪使用的行为,同时多闪此前通过抖音擅自获得的微信/QQ用户头像、昵称也被勒令停用。

业内人士称,这一裁定结果只是对腾讯申请行为保全的裁定,目前案件仍在审理当中。

实际上,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公布腾讯发起的行为保全申请的裁定结果前,“头条系”和腾讯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吵得不可开交。

3月19日,抖音推出的视频社交APP多闪发布弹窗,称“根据腾讯公司强烈要求,用户在微信/QQ上的账户信息,包括头像、昵称的权益属于腾讯公司,如果您多闪的头像昵称与微信/QQ一致,需要修改在多闪或微信/QQ上的头像昵称。如果昵称是真名,我们觉得可以保留。”

对此,腾讯3月19日晚间回应称,“某APP弹窗推送的信息纯属偷换概念的无稽之谈。”与此同时,腾讯公关总监张军3月19日20时49分在微博发文称,“我们的确向法院提起诉讼。原因是抖音超范围和违规使用来源于微信/QQ的用户头像、昵称等数据,并擅自将其提供给多闪产品使用。”

张军表示,“微信/QQ从未授权多闪使用登录服务,一个吊诡的问题是,它是怎么获得用户微信/QQ头像和昵称的呢?我们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行为禁令,是禁止该公司的非法抓取用户数据,针对的是授权登录行为,我们将充分尊重法院的依法裁决结果。但对方的推送把它混淆成了用户上传行为。”

不过,面对腾讯方面的说法,“头条系”表示不服!

一个多小时后,多闪APP微博发文称,腾讯3月19日对外发布所谓“多闪非法从抖音获取用户的微信/QQ头像和昵称”等言论属于造谣。多闪在诞生当日就被微信封禁,抖音也被微信封禁一年时间。所谓多闪使用微信数据纯属无稽之谈。作为抖音短视频推出的社交产品,多闪用户的头像和昵称是来源于抖音的,而且是在用户明确授权后才从抖音同步的。

对于两家公司之间的纷争,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对中证君表示,平台与平台之间有竞争是好事。但每个平台都要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尤其新平台要走自己的路。甲平台要使用乙平台的数据,涉及消费者和平台两个主体的权利,应当获得两个主体的同意。例如,乙平台同意使用数据,但消费者不同意,甲平台就不能随意抓取数据;消费者同意使用数据,乙平台不同意,甲平台也不能随意抓取数据。此外,甲平台授权乙平台使用,没规定乙平台有转委托的权利,乙平台自己只能使用,也不能再转授其它平台使用。

竞争或将白热化

值得玩味的是,这已经不是双方之间第一次争执,此前双方已经展开多次较量。

那么,“头条系”与腾讯之争背后有什么逻辑?

某新经济分析师对中证君称,在互联网C端的赛道上,现在的流量已经见顶,原来的巨头腾讯正面临快速崛起的“头条系”的冲击。如果互联网流量还在增长、蛋糕还在做大时,可能双方还能友好相处。但在存量市场竞争情况下,双方发生冲突是必然的。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今日头条系独立APP累计流量占比大幅提升,成功超越阿里系,仅次于腾讯系。根据Questmobile 数据,截至2018年6月,今日头条系独立APP累计流量占比达到了10%,较2017年同期的4%大幅提升,已成功超越了百度系(7%)、阿里系(6%)、新浪系(4%)的累计流量,但目前较腾讯系48%的累计流量占比仍有较大差距。

阅读新闻资讯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习惯之一。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17年至2018年新闻资讯行业的用户总使用时长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12月,新闻资讯用户时长占比达到 8.62%,高于手机游戏 8.20%的使用时长占比,仅次于移动社交、移动视频。另一方面,新闻资讯行业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强化,腾讯新闻依托微信流量入口,月活跃用户增长明显,截至2018年12月月活达到2.89亿人,今日头条月活用户稳步提升,达到2.40亿人,仅次于腾讯新闻,居于第一梯队。

双方之间的竞争或将继续扩大。

据报道,近日,字节跳动收购上海墨鹍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进军腾讯的看家业务游戏产业。此前,字节跳动还开启了今日头条小游戏和抖音小游戏。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中证君表示,腾讯和字节跳动这两家公司已经开始在各个赛道竞争起来。从信息流、短视频到社交软件,双方的业务重合度越来越高,两个互联网巨头的正面交火,口水战和商业竞争很难避免。如果没有侵犯用户利益,就是纯商业行为。但如果侵害了用户利益,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介入了。

责任编辑:梁肖廷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