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一间市民书房,一座全民阅读灯塔

2019-02-19 09:37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0

分享至

“思南读书会5岁了,如果是一个孩子,该上幼儿园大班了。”昨天,一如过去五年中200多个星期六的下午,思南读书会风雨无阻与读者相约。中午时分起,就有读者陆续排队,主办方提早打开了大门,距离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会场内已经几乎没有插足的空当。这是思南读书会的第285期活动,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傅杰对谈“今天为什么需要读古典?”

自2014年2月15日创办起,5年来,思南读书会迎来800多位各界嘉宾,读者超过4万人次。见证这个“新生儿”每一步成长的是这座城市热爱阅读的读者。“感谢读者不离不弃,谢谢侬!”活动正式开始前播放的短视频以“感谢”结语,笑声和掌声让小小的空间暖意涌动。

“网上买书虽然方便,但人与人的接触与交流仍是无法取代的。逛逛书集、听听讲座、喝喝咖啡、会会朋友,希望这可以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是5年前,上海作协副主席、思南读书会发起人孙甘露对于这个“新生儿”的冀望。5年来,打出“专业牌、作家牌和国际牌”,思南读书会成为沪上读书会名副其实的“头牌”,渐成全国知名的“上海文化”品牌。“不来思南读书会,好像就不能进入国内一流作家的行列。”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毕飞宇曾打趣道。

“早、高、恒”——有人这样总结思南读书会的成功之道。在思南公馆这片历史文化街区中诞生的思南读书会,之所以成为沪上具有引领性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首先在于其创办早。5年前,当时上海的阅读活动远不如今天这般热闹丰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书展及其延伸活动上海国际文学周,每年举办之时总让读者“踏破门槛”。正是从这种反差中,思南读书会的创办团队看到了市民巨大的需求。“高”是读书会立意高远、品位高雅。相比市面流行的碎片阅读、浅阅读,一些高品质、高品位的读物因其阅读难度的客观存在,往往被市场冷落,难以进入读者视野。通过专家学者的解读、领读,读书会的格局从满足需求进一步提升为引导需求。“我喜欢这里的学术氛围,提问者的水准不低,嘉宾的回答让人豁然开朗;我喜欢这里的选题琳琅满目,背景布置每周不同,各具特色;我喜欢这里的讲台贴近听众,比听众席略高一点让后面的人看得到,亲民的活动连保安都是笑脸相迎……”思南读书会两届荣誉读者许树建这样形容。“恒”是读书会的持久性,作为一项免费惠民活动,每周坚持举办已是不易,更可贵的是始终保持稳定的高质量。“思南读书会为文学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探索了经验,特别是培养了一批有组织能力、有创意的文学活动家。”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

“恒”更是读者因认可而对读书会产生的情感依托。5周年特别活动上,84岁的法语翻译家马振骋和许树建、岑玥等思南读书会老读者再度获颁“荣誉读者”称号。每期读书会结束后,在思南读书会的读者微信群中,几位骨干成员总会连夜整理活动实录,撰写心得,收集背景资料,汇成数万字的读书会笔记。书友们还与许多读书会嘉宾建立了联系,收到用心制作的读书会笔记,嘉宾们常常感慨,在思南读书会的闪亮品牌背后,来自读者和大众的力量是更深厚的动力。“思南读书会各个年龄层的读者都兼顾到,一旦谈论到与上海搭界的话题,互动比往日更热烈,有些知识点嘉宾还没有说出来,读者已经反应过来。”岑玥说。5年来,书友们成为生活中的朋友,有交流的欲望和习惯,翻译家马振骋家中每季度一次的聚会被大家戏称为又一个“马厩书房”。

思南读书会不止于一个读书会。从思南读书会、思南书集到思南书局快闪店、实体店和《思南文学选刊》,5年来,“文化思南”形成了一个品牌矩阵,并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城市阅读生活和市民精神世界的塑造。它是市民的一间书房,也是全民阅读的一座灯塔,在这座城市点燃了更多阅读热情。眼下,思南读书会还在酝酿“走出去”的步伐。“思南是上海的品牌,也不只是上海的品牌。”5岁生日之后,这是众人对它的新期许。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