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

滁州加速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2019-01-14 11:20
经济参考报

作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安徽滁州市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区位优势突出。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江北新区的建设,宁滁两地由过江牵手变为拥江合作。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政策相融……同城化步伐加快推动着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体化布局,大包干发源地安徽滁州站到了发展的风口。

记者 王菲 摄

借脑引智 比翼“大江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大江北时代的机遇挑战,我们怎么看”“融入大江北,我们怎么干”……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滁州市审时度势,将无缝等高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作为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的战略布局。从去年10月下旬到11月底,滁州在全市范围掀起了一场“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城”的头脑风暴。同时,组织干部到江北新区对口部门挂职学习锻炼。领导带头、联系实际、开门纳谏,滁州市下大力气统一干部队伍的认识水平,弥补工作短板。

谋定而后动。

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思路,滁州积极与苏浙沪地区在产学研全方位开展区域合作,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一体化布局。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风口,位于滁州东南部的苏滁产业园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利用苏州工业园区品牌影响力,苏滁现代产业园围绕园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苏州、南京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建立产业链条上下游联动机制,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

按照“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思路,苏滁现代产业园全面引进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城市物业、地理信息、人力资源四大核心管理品牌,实现管理服务无缝对接。2018年1-10月份,园区签约引进项目45个,其中来自苏浙沪地区企业接近50%。

借梯登高 “有中生新”促转型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对我们企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滁州与南京的同城化越来越深入,大江北新区有包括台积电在内的众多集成电路企业,我们专注封测业务,区域内的产业链分工协作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靖宇告诉记者。

信息化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带来企业管理的高效和集约。在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全封闭的恒温恒湿车间内,高度智能化的流水线作业基本取代了人工操作。“目前只有上下料、质量检测等少数环节需要人工参与,智能化车间里一个人管理12个‘机器人’绰绰有余。”吴靖宇说。

宁滁拥江合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长足利好。据悉,目前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近15亿元,年上缴税收1亿元以上。

作为国内首家半导体封测上市企业,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手笔在滁州投资21.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正是滁州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分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生动写照。

依托区位优势,对接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级产业以及新金融产业,滁州市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苏滁现代产业园、滁州经开区原创科技城、滁州高教科创城、汊河水岸科技新城“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在一体化分工协作中实施错位发展。

区域分工协作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新”,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在滁州,智能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快速集聚成长,推动地方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 生态屏障惠民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对接“大江北”的过程中,滁州市坚持绿色发展,用绿色底蕴涵养古城气质,打造长三角生态屏障。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记》描绘的滁州琅琊山,如今是首批被林业部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长三角居民休闲旅游、寻古探幽的度假胜地。

初冬时节,记者看到,琅琊山内茂林修竹绿意葱茏,醉翁亭下古让泉潺潺流淌,莹澈透明。景区负责人指着泉水告诉记者,不少晨练的市民健身时顺便带着杯子取让泉水直接饮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上的琅琊山周边地区曾一度因附近农户增加、生活污水排放、山体开采等影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滁州市政府从城市的长远发展考量,果断采取措施,对生态环境开展综合整治。推行三级林长制、湖长制、严禁滥采乱伐、治理水系污染、推行循环经济……如今的琅琊山实现了山清、河畅、景美的良好生态景观。

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生态管理保护机制,让滁州的山、水、林、田、湖形成共融共生的有机生态体,成为长三角区域的生态屏障。

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2018年前三季度滁州市生产总值达1296.6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居全省第2位。

责任编辑:郭俊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