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

京津冀融合发展进入实质建设期

2019-01-14 08:52
经济参考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近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国新办举行的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发布会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五周年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过去的谋思路、打基础和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

林念修介绍,目前,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积极稳妥开展。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也实现了率先突破。其中,雄安方面,顶层设计基本完成,“1+N”规划体系基本建立,“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四梁八柱基本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疏解”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关键词。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整体目标为: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雄安新区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疏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雄安要营造优良的承接环境,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同时要避免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不足、房价高企、高楼林立等“大城市病”出现。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表示,副中心控制性详规也显示出,副中心建设目的是,打造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有序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延伸。

隋振江说,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是副中心的导向,未来将在交通、生态、市政、安全、公共服务、住房、新老融合等方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同时,发挥城市副中心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促进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能源、文化、教育等多个配套规划已成型。近日,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和河北省教育厅共同发布《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北京市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部分教育功能向新区转移,全力支持央属高校向雄安新区疏解。

此外,在副中心建设方面,副中心控制性详规指出,坚定不移调存量,为承接功能顺利落地创造条件。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有序承接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城市副中心转移,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

因此,未来将制定和实施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规划,建立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规划建设管控办公会制度,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加强日常协调和督查落实。

对于北三县的发展,副中心控制性详规显示,北三县与副中心坚持协同互补,形成分工明确、层次清晰、协同高效、创新驱动的产业体系。副中心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担中试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制造、配套服务等外溢功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深度融合。调整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和用地,优先腾退污染企业、违法建设和低端产业用地。

此外,积极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适宜产业向廊坊北三县地区转移,带动相关人口疏解,促进本地就业,实现职住均衡发展。提高廊坊北三县地区对区域的服务保障功能,升级改造传统都市制造业,加快推进区域性物流产业基地建设。

有业内人士坦言,为了不再走过去的老路,犯过去的错误,统一规划和发展是必须走的一条路。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专家彭复兴表示,“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和“副中心控制性详规”虽然是上述区域发展的具体规划,但也是京津冀区域融合发展首个落地的有强制性意义的规划。

彭复兴说,此前,我国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便指出,将推进国家重大区域融合发展,并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

事实上,此前《意见》便指出,将通过重点中心城市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区域板块融合发展,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其中,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协调对接,推动各区域合作联动。

责任编辑:郭俊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