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家医保局释疑带量采购:把红利返还给患者

2018-12-10 13:35
中国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医药板块持续下跌,国家医保局释疑带量采购:把红利返还给患者

12月7日,国务院召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启动部署会,同日,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这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已经发布的25个中选药品中,价格相比同品种药品2017年的最低采购价,平均降幅为52%,同比降幅最高超过90%,同比降幅最低的10%左右。

恩替卡韦——乙肝用药霸主,降价超95%!

吉非替尼——肺癌靶向药,降价75%!

广大患者的福音来了,医药股却凉了?上周医药板块整体跳水,两天时间内,整个医药股市值缩水近3400亿元,原因是降幅超出了市场预期。

12月9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召开了一场小型交流会,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表示:“降幅是在前期的预估范围内,我们认为符合预期。”

一位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专家向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透露,药品销售价格大概是生产成本的17~18倍,让利空间广阔。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拟中选企业代表马明表示:“通过此次降价,我们认为能够倒逼企业尽快转型,走创新药物的道路和仿制药品牌化的道路。公司下一步会进一步加大对于科研的投入,聚焦研发创新型药品。”

中标价降幅符合预期

这一降幅是在前期的预估范围内,我们认为符合预期。在进行4+7带量采购的政策前,上海在前期已经做了三批带量采购的试点工作,平均降幅在50%-60%之间。”

9日召开的交流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作出上述表示。

在过去的政府采购环节中,实际上已经出现过企业大幅降价、以价换量的市场行为。

以替诺福韦为例。该药在2008年以艾滋病药物的身份进入中国,2014年扩增了乙肝的适应症。随后,以广生堂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一方面开始着手开发国产替诺福韦,一方面开始向替诺福韦的专利持有人Gilead发起专利挑战。随着专利被判无效,国产替诺福韦仿制药上市在即,其与国家进行药品价格谈判时被迫让步,替诺福韦在国内的价格直线降至499元,降幅达到67%。

从生产成本来看,药企有很大的让利空间。

一位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曾经连续追踪过一百多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实际销售价格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平均企业药品销售价格,大概是生产成本的17~18倍。”

4+2模式理解降价空间

“综合来看,降价的空间来源主要是将过去制度性的成本以及灰色空间置换,把有关的红利返还给中国的患者,这样使得医药产业、医疗机构、患者之间寻得了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可以从“4+2”模式来理解药企的降价空间。

“4”

一是规模效应带来药品单价下降的空间也就是说,生产数量的增长,可以使单品生产的成本降低。比如,一条生产线一个批次需要一个星期生产出成品,但是如果生产需求增加,生产线连续投产与运作,可能会产出20个甚至更多的批次。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率,包括人工的利用率提升后,极大地降低了单品生产的成本。

二是市场推广价格降低过去,中国的主要药品集中采购以省为单位,药企需要到每个省挨个进行省级投招标工作,各个地方因为政策不一样,可能会有一些差异甚至政策壁垒。这一次的集中采购是11个城市联合进行、同时行动,在降低生产企业区域间壁垒的同时,也降低了市场推广的成本。

三是企业的营销成本有望降低。带量采购的政策促使药品价格下跌,药企在严格控制成本的同时,意味着带金销售将从源头被挤压。因为,中标药企的销量全由官方来承担,所以企业将节省大量销售成本,只会通过回扣做市场的药企将面临转型。

四是企业的资金占用和融资成本下降了。在过去,药品的平均回款在三个月到半年,有的甚至超过一年。“企业如果到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通过银行贷款,一年的贷款利率将增加较高的成本。带量采购政策要求及时回款,其实是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将最终传导至终端的药价上。”

“2”

这两点是企业本身具备降价的条件。

第一,在本次预中选的25个药品中,超过70%的药品所在商家,原材料都由自身供应。这些企业通过整合产业上下游的关系,降低了企业成本。

第二,一些企业前期的研发成本,已经在过去的销售中回本了,往后主要是销售和日常经营管理的成本,所以也有降价的空间。

三个制度共建医药产业方向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透露:“药品有两个基本特点,我们很多的政策设计基本跟它们有关系。”

首先,药品具有信息不对称性。一颗白色的药丸,老百姓甚至医生都没办法判断药品本身是否安全有效。“所以,药品的安全质量,需要专业机构来进行认证,需要政府部门设立法律监管机构来保障。”

其次,药品在使用上,主动权归医生所有。医生对病人用药的品种、结构和数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此,国家医保局判断,医药产业将从严格监管、良性竞争、战略购买三个方面发生改变。

严格监管方面,目前国内药品质量层次不齐,制药企业4000多家,小而散的情况非常突出。所以未来监管趋严将成为方向,从而确保药品的安全性,使其疗效、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良性竞争方面,医药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安全性和疗效质量的竞争,所以不应该是靠给医生的回扣等不合规的销售费用。

战略购买方面,“不买贵的,要买对的。”以后,医疗保障部门对药品的采购将不会是被动买单,而是要评估医保参保者需要、临床需要、药品安全质量。通过评估,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最终为参保人群提供质优价良的药品。

推动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

12月6日,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进行到谈判阶段,因中标价格低于市场预期,盘中医药板块整体跳水,随后两天的时间内,整个医药股的市值缩水近3400亿元。

中信证券高级副总裁、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田佳强分析了此次下跌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此前市场预期产品中标、但最终失标的一部分企业;二是虽中标、但降价幅度大幅超出预期的一部分企业;三是企业以高端仿制药为主,利润率相对比较高,虽然此次没在首批集中采购的名单中,但市场预期未来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一批企业。

田佳强表示:“从平均降幅上来讲,此次降价不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一方面,很多药企开始反思,未来可能在研发投入中避开扎堆的仿制药,消减这方面研发开支,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创新药的研发上。另一方面,过去医保资金的利用确实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医保为过期原研药、高价仿制药支付了太多冤枉钱,对医保资金进行优化,实现腾笼换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以未来,我们也期待创新药可以更快地进入医保,同时支付环境有望得到大幅优化。”

平安证券认为,由于本次带量采购仿制药降价幅度大超预期,短期内需规避仿制药投资主题,该机构建议关注具备更深护城河且受带量采购影响较小的细分领域,包括创新药、高端医疗设备及耗材、口腔医疗等。

兴业证券大健康与消费研究中心总经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徐佳熹表示,对医药行业大家还是要有信心,这个行业一直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领域,并且也出台了很多政策,行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另外,医药股还有两个第一——tenbagger(十倍股)中国的医药生物行业在A股市场的历史中是最多的;过去十年净利润,医药行业也是市场增长最多的。

有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带量采购促进行业回归产品的质量、技术、市场竞争度等良性发展轨道,对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企业会有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储继军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