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财富网讯(衣韵潼)“回购”已成为2018年资本市场的热词之一。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沪深两市已经先后有478家上市公司合计完成了642笔回购,已回购金额达到了236.1亿元,回购股票数量33.25亿股,这一规模已经超越了2017年全年。
对于自身的积极回购的行为,各大上市公司众说纷纭。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财富网表示,股份回购是为了维护投资者的信心。游族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回购一方面是觉得股价被低估,另一方面,能通过回购深度绑定和员工的利益。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回购期将持续到明年2月底,这期间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将回购规模由3个亿增加到5个亿。
回购股份为哪般?
回购的热潮也触发了不少股民们的敏感神经。炒股群里大家热烈讨论,有股民表示,回购对上市公司来讲无疑是利好消息,而且一般在回购之后,公司股价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反弹。但股民也同时担心,“现在出了这么多回购消息,有的公司是真的在做回购,但肯定也有公司只是散布假消息,将‘回购’作为公司的一种‘手段’”。还有股民指出,“回购好不好,还要看回购占整个股本比例的多少,如果比例小,那也没用”。
在这群股民中,有一位资深炒股人士“股民老张”也来凑了热闹。“股民老张”实名邱柯,是中国证券行业的“财经网红先驱”。他对中国财富网分析,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一般出于三个考虑。“第一稳定股价,股价跌了以后公司自己也着急;第二,觉得自己股票现在太便宜了,这会儿的便宜不赚自己都觉得亏;还有就是为了调整股本结构,给市场一些信心。”
“从近期的走势来看,底部特征已经挺明显了,如果整个市场上一大堆公司都觉得自己被低估了的时候,说明市场错了,跌得太多了。五百家公司已经超过上市公司总和的10%,每家回购2000万的话,算是有点诚意。”
回购潮不会带来“超额收益”
邱柯说,相信公司被低估的人多了,公司就真变得“被低估”了。“当上市公司觉得自己被低估的时候,就会承诺回购,一旦承诺了,就总有人买,而股民买着买着,就把股价买止跌了,止跌多了底出来了,底出来以后就真买了,然后就会追涨。”
但邱柯也指出,股份回购不会产生超额收益,投资者切勿把股份回购潮看得太重。
“我手头的股票有一家就有回购。涨了吗?涨了10%左右。股价的涨跌本来就是挺复杂的一件事儿。你要说跟着大盘‘喝汤’去,大多数都可能,而且回购的股票大多数是前期跌下来的,跌得很惨的股票,大股东才会回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超额收益其实就是超跌反弹的反弹幅度,弹到技术压力位后,基本也就停在那了。所以这次回购热潮的出现,基本可以当做一次投机,无需看得太重。”
股份回购情形将通过修法扩大
虽然本次回购热潮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但在现行制度下,上市公司股权回购并非易事,若非《公司法》中明确的情形,股权回购难度极大。因此,境内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积极性并不高。
2014年以来,沪深两市约有2169家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其中被动回购2021家次,占比高到93%。2014年至2017年,境内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总金额为同期现金红利金额的1.5%,而同期美国、英国这一比例达到了43.57%、49.50%。
近日证监会宣布,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修法建议,就《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正案草案出现了三大变化,包括增加股份回购情形、完善实施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建立库存股制度。
此次股份回购制度的修改明确增加了股份回购情形,尤其是针对上市公司的特定条款,如“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信用及股东权益所必须的回购情况”有所补充。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按照修正案草案,在股份回购情形中,除明确特定适用于上市公司之外,其他情形普遍适用于所有股份公司,包括新三板的非上市公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