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定增融资规模降三成

2018-08-14 08:5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董添 杨洁 赵中昊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规模同比下滑10.99%。其中,199家公司实施定增募集金额合计5512亿元,同比下滑31.39%,且5成以上为非现金资产增发。同时,在实施增发的公司中,超过半数股价跌破增发价。部分公司则终止增发事项。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寻找潜在投资者难度加大,叠加监管审核趋严,机构投资者套利空间受限,使得增发规模骤减。

增发规模骤减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29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再融资,募集金额合计8112亿元。而去年同期404家公司股权再融资额合计为9114亿元。今年以来实施再融资公司数量同比下滑28.22%,募集金额同比下滑10.99%。

从再融资分类看,增发依然是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但融资规模占比出现下滑。今年以来,199家公司实施增发,募集金额合计5512亿元,占全部股权再融资规模的67.94%。去年同期,337家公司通过增发共募集资金8034亿元,占全部股权再融资规模的88.15%。实施增发的公司数量同比下滑40.95%;增发募资总金额同比下滑31.39%。

数据显示,增发募集金额超过100亿元的公司12家。其中,8家公司为非现金资产募集,仅农业银行、维信诺、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四家公司募集现金。整体看,增发募集现金仅为2574亿元,占全部增发募集总额的46.7%。

从目前情况看,实施定增的公司破发情况普遍。统计发现,52家公司增发股份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截至8月13日收盘,跌破增发价的公司达115家,占比57.79%。青岛金王、双林股份、中文在线等8家公司股价相比增发价跌幅超过50%。

同时,不少上市公司选择终止定增。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以来,30家公司公告终止定增事项并撤回相关申请。仅8月以来,就有正业科技、维力医疗、三峡股份、博威合金、科陆电子、海宁皮城、上海电气、萃华珠宝、神州高铁、广东榕泰等10家公司公告终止定增事项。

终止增发频现

业内人士指出,增发规模骤减与市场大幅调整、寻找潜在投资者难度加大、监管和审核趋严等因素有关。根据新规要求,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定价灵活性受到限制。而根据减持新规,上市股份锁定期为一年。机构投资者套利空间受到限制,定增需求端急剧减少。

在上述终止定增的公司中,不少为2018年度的定增计划。以博威合金为例,公司8月1日晚间公告称,终止2018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事项。公告显示,非公开发行股份议案已经过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增发价约为10.5元/股,目前公司股价不足8元/股。

中信证券投行部某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定增市场破发状况严重,定增价格高于二级市场的情况比比皆是。对投资者而言,与其参与定增,不如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且不受减持新规等诸多限制。

多家拿到批文的公司,由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募资,眼看到手的批文失效。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澳洋顺昌、同有科技、英特集团、大千生态、王府井、创业环保、海利得、华控赛格、星光农机、浙江世宝、清源股份等33家公司公告,再融资批文过期,自动失效。这些公司均表示,一直在积极推进涉及发行的相关工作,但“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融资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未能在有效期内完成再融资事项。

原野(化名)在一家市值超过百亿元的上市公司投融资部门工作。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主要因为资金很难找。今年以来,企业融资成本上升1%-2%,且券商内核严格,随着市场情况变化,之前说好的条件也失效。

部分公司定增事项耗时过长,一波三折迟迟未能拿到批文,最终选择终止增发。新华医疗7月19日公告称,终止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撤回相关申请材料。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整体环境以及公司实际情况,通过与发行对象、保荐机构等多方面沟通,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

新华医疗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2015年就开始筹划非公开增发事项。中间经历了更换券商、调整发行价、调整募集资金、调整定价方式等方案修改。而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所投项目,早已经通过自有资金落地投产。近期,证监会对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一批上市公司进行了集中清理,建议主动递交撤回申请,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增发募资不确定性提升,不少公司选择先以自有资金垫付推进相关项目。以神思电子为例,公司5月9日晚间公告称,本次配套融资以本次重组的实施为前提条件,但本次配套融资成功与否不影响本次重组的实施。为保证交易顺利进行,公司先行以自有资金5748万元支付了交易中的现金对价,需待配套募集资金到账后再行置换前述自有资金。

向优质项目倾斜

增发规模骤减,但优先股、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券、配股等融资工具受到青睐,占比大幅上升。

中信建投证券投行部某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融资需求增加。增发不畅,优先股等再融资工具成为替代品。但相比增发而言,融资成本、融资难度、融资速度、融资规模仍存在一定差距,短期增发仍将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

2018年以来,5家公司实施了优先股融资,融资总金额为1199.759亿元。而2017年仅有1家公司进行了优先股融资。

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受到追捧。73家公司发行了可转债或可交换债融资,融资总金额为1234.39亿元。去年同期66家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952.62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可转债、可交换债具有债券成分,投资回报确定性相对更高。

配股融资公司数量及融资金额出现一定程度上涨,但总体融资规模较小。今年以来,13家公司进行了配股融资,融资总金额165.267亿元。去年同期仅6家配股融资127.338亿元。

原野(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债市违约风险有所增加,提升了融资难度。再融资市场整体向优质公司的优质项目倾斜。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 “聪明资金”越跌越买 创业板ETF规模逆势暴增

    在业内人士看来,估值已处于历史相对底部的创业板,越来越体现出配置价值。不过,创业板内部存在明显分化,大市值公司的利润增速显著好于小市值公司,未来需要在细分领域中精选基本面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成长龙头。
    2018-08-10 08:27
  • 中长期利率创新低 市场预期8月流动性稳定充裕

    “宽松”几乎成为7月份流动性的主旋律。展望8月资金面,传统因素下的缴税缴准、外汇占款、现金走款等因素均不会对资金面造成太大冲击,而在人民银行继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调下,市场对8月份流动性预期较为稳定。
    2018-07-31 09:16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