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

工信部科技司谈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

2018-07-12 17:16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落户上海,至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已有7家。《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级创新中心,这意味着2020年的目标完成了接近半数。

根据要求,在工信部拟定的22个重点行业领域中,每个领域选择一个区域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最终构成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体系。认定工作不断推进,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希望向“国家级”迈进。

7月10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来到四川,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和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作为“冲击”国家级创新中心的两个“种子选手”,汇报了建设情况。

调研时,范书建表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不能做单个产品的产业化,一定要对准共性关键技术,汇聚体现国家水平的创新资源,服务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省级”中心冲击“国家级”

此次工信部科技司赴川调研的两个创新中心,分别立足工业云和工业信息安全两大领域。

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由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成立,今年6月被认定为“省级”创新中心。四川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介绍,该中心以“公司+联盟”的形式运行,联合省内外工业云制造领域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航天科工在工业云制造的技术研发创新资源,促进工业云制造领域技术发展。

另一个是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由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网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建,集合工业信息安全的创新资源共同应对严峻而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网安总工程师饶志宏介绍,在即将组建的创新中心公司法人实体中,中国网安拟投资3000万,持股占比30%。

两个创新中心的建设都瞄准了“国家级”。据范书建透露,随着两家创新中心落地上海,“国家级”创新中心已经达到7家;与此同时,全国目前已认定的“省级”创新中心有60多家。

关于“省级”中心向“国家级”升级,工信部此前发布了“十二项条件”,条件中有一项硬性指标——汇聚全国范围内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50%以上本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解读这项指标,也就明白了国家之所以建设创新中心的意义。

范书建表示,诸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传统的创新载体,一直发挥着很好的创新作用,但在形成合力方面有所欠缺。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是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体系,“不仅仅拘泥于某个工艺、某个装备、某个产业链上的局部,而是把全国在该领域的绝大部分、高质量的创新资源联合起来。”范书建补充道,这种创新资源的汇聚,需要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地代表这个领域创新能力的国家水平。

起点很高,难度很大。“汇聚创新资源”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筹建目的,也是认证关键。

“不能把种子当做粮食吃了”

统观目前全国的创新中心的建设,无外乎解决“在哪儿建”与“如何建”两个问题。

“在哪儿建”是指在工信部目前拟定的22个重点行业领域中,根据牵头方自身优势选择在哪个领域深耕。

“如何建”,除了参照升级的“十二项条件”,范书建还给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是明确定位。比如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提出,以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创新公共服务为主要任务,通过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范书建看来,创新中心“不能做单个产品的产业化,一定要聚焦共性关键技术,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问题,成为给行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撑的创新载体。”

既然是“国家级”而且每个领域只设一个创新中心,就需要这个中心的创新链能够服务于整个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真正形成网络化布局,覆盖到产学研用的所有环节。

在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设计里,提出了“企业法人形态,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的要求。范书建强调,创新中心一定要突出市场化导向、突出法人治理,在保证发挥产业创新引领作用的前提下,创新灵活的机制,才能激发中心的活力,“哪怕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走上市之路都是没有问题的,不要一股独大。”

最后一点则是要考虑到创新中心的可持续性。“我们希望创新中心能赚钱,国家、地方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但这个钱是‘种子’,不能当粮食来吃。”范书建表示,创新中心要有盈利能力,赚的钱反哺技术研发,良性再投入创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资金,不能做投资也不能做产业化。

责任编辑:郭俊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