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大粮商看大豆:供应有保障 餐桌应无虞

2018-07-11 21:31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题:大粮商看大豆:供应有保障 餐桌应无虞

大豆全身都是宝。制作豆奶、豆腐、豆皮、酱油外,压榨豆油后的豆粕是重要饲料蛋白,鸡鸭鱼肉蛋背后都有大豆。

针对美国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国政府采取对等措施,同百姓餐桌有关的就有大豆。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粮食行业主管部门人士认为,从雄厚的国家粮食储备到日益成熟的全球市场运作能力,百姓餐桌可保无虞。

中储粮:国家储备有“压舱石”

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压舱石”,中储粮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油脂油料储备体系完善,储备资源充足,加工和流通配套能力良好,能够随时响应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的调控指令。

储备资源充足。我国具有较为完善的储备体系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储备库存,其中大豆和食用油是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20年不断发展,储备规模、品种、布局都已比较完善,能够满足国家保证供应、调控市场的需要。

流通能力良好。目前储备大豆和食用油主要储存于全国油脂油料加工集散地和重点产销区,周边均能够便捷抵达加工设施,能够及时将原粮加工为终端产品。中储粮油脂油料储备库均毗邻码头、铁路专用线等物流设施,具有高效的物流中转能力。

储备与加工紧密结合。中储粮将储备库与加工厂一体布局,形成油脂油料储备和加工基地,使储备轮出到加工的链条缩短、效率提高。目前中储粮年油脂压榨能力达到650万吨,投放市场更加高效,维护市场稳定能力更强。

据介绍,近两年来,中储粮主动调整进口来源地,有计划地通过进口和国内收购增加油脂油料储备,通过调整进口产地和到货安排等方式,稳步推进储备增储工作,优化品种布局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储备的保供和市场调控能力。降低集中度过高带来的风险,形成稳定成熟的多元化国际贸易渠道。

“以南美为主的非美大豆进口已占到我国大豆进口量六成以上。从中储粮油脂公司的进口情况来看,2017年进口大豆26.2%来自巴西,43.2%来自阿根廷、乌拉圭。”中储粮办公厅副主任申雷海对记者说。

中粮集团:全球市场化保障有能力

作为我国第一大粮油食品企业、世界第五大粮商,中粮集团已实现全球布局市场化方式保障供给。通过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中粮建立了超过我国进口粮食贸易量一倍以上的全球贸易能力。

目前中粮是南美、黑海等地领先的粮食贸易商,2017年海外农产品经营量超过1亿吨,可以发挥国际贸易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南美洲是未来全球农业最具增长潜质的地区,也是中粮全球布局的关键区域。”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说,作为全球最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大豆、玉米、糖、乙醇、咖啡等品种出口量均排名世界第一的巴西,是中粮在南美洲业务开展最广泛最深入的国家。

中粮在巴西投资金额超过19亿美元,拥有19个物流仓储设施和7个加工厂。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中约46%来自巴西。作为巴西大豆主要进口商,中粮每年进口大豆,巴西占一半。

中粮与阿根廷长期维持着良好贸易合作关系。中粮国际在阿根廷总投资约15亿美元,员工1504人,主要经营大豆、玉米、小麦等原粮出口。2017年谷物和油籽总经营规模达1238万吨,位居阿根廷第一。2017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635万吨,其中中粮进口大豆120万吨,占19%。

从豆油来看,全球植物油贸易量超过8000万吨,豆油供应缺口可通过进口豆油、菜油、葵油等植物油品种来满足。从豆粕供给看,全球油料和粕类贸易品种丰富、规模较大,可以增加从南美等国家的大豆进口,增加菜籽、葵籽等油料进口,增加豆粕、菜粕、葵粕和鱼粉进口。

权威部门:多措并举有办法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通过多措并举,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人士表示,国内大豆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今年10月到明年2月,此时段为美国大豆主要出口期。今年巴西大豆丰收,我国主要进口巴西大豆。第二阶段,即明年3月份以后。当前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出口收益较好,预计明年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中亚“一带一路”国家也可能增加大豆种植面积。2019年3月份以后的大豆进口依然有保障。

“我国可以通过增加国内大豆产量,拓宽大豆、粕类进口来源等措施保障供给,同时加强饲料配方的研究,减少对豆粕需求的依赖,降低进口需求,相信有1年至2年时间,将完全弥补美国大豆退出后的缺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说。

“一带一路”沿线堪称世界粮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豆产量和出口量近年来增长较快。近三年,俄罗斯大豆出口增长达到150%以上,这些国家土地资源充足,具有较强的增产和出口潜力。

责任编辑:郝梦圆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