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深挖政策红利

2018-06-25 09:13
经济参考报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作为我国唯一横跨东西部的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经过“三年打基础”,已进入“五年上规模”的关键发展期。近日,记者在试验区采访时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快产业链打造,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试验区一方面通过深挖政策红利,提升发展硬实力;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试验区发展软环境,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碧水蓝天下的南宁城市风光。记者 张爱林 摄

深挖政策红利 利好“推陈出新”聚动能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自成立以来,东西部及两广政策叠加、择优选用、先行先试的政策利好吸引了各界关注,尤其是在税收、土地价格等方面的实在优惠吸引了众多企业落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各地对高新技术类企业的重视层级不断提升,如何深挖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硬实力支撑,进一步提升试验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对此类企业的吸引力,成为试验区管委会的核心议题。

为此,试验区一方面通过和清华大学下属力合科创集团及邦易投资集团合作,设立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新能源产业基金,为入园的新能源类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新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组建粤桂配售电公司,为破解两广电价高、企业负担大的瓶颈问题提供了试验区新方案。

广西锂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娟认为,锂霸发展重心从河南转移到梧州一方面是试验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便于对接广东市场;另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基金在产业转移、生产和销售等多个层面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的重要的资金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王娟表示,锂霸在梧州的投资将超过13亿元,已到位投资就达3.5亿元,这对企业的资金链是一个重大考验。未来,锂霸还准备将新能源整车生产等下游产业进一步向梧州转移,需要的资金量也将更为庞大,融资难易程度尤为关键。

王娟说,由于行业内大订单往往需要长达5个月左右的付款周期,考虑到资金链和资金安全等因素,锂霸前期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不敢接大订单,错失了很多发展机遇。而引入的新能源产业基金通过对买方企业和订单进行综合评估,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提前支付货款给企业,只收取很低的服务费用,这为锂霸在试验区加速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

除了创新金融支撑,创新电力交易渠道、破解电费高的瓶颈问题也是深挖政策红利的重要方向。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经济促进局局长孙本旭认为,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电费成本和稳定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环节,而广西和广东的电价较高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

孙本旭表示,为破解这一瓶颈,试验区利用国家增量配售电改革试点区的政策利好,联合多方共同组建了粤桂配售电公司,预计2019年即可正式联网运行。配售电公司正式运行后,通过直供电形式,预计可将大工业用电销售端价格降低到0.38-0.42元/度左右,降低电费约20%。这将为入园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

梧州国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培林认为,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生产型企业,从能源成本考虑,电费是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国际产业竞争加剧、产业整体利润率下滑的大环境下,试验区多方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努力尤为宝贵。

苦练服务技能 多措并举增进服务效能

“我最感动的就是试验区管委会的服务态度,基本上涉及企业发展的服务都帮你提前想到了。”王娟说,“企业发展是长期的过程,和园区管理方的沟通是否顺畅是企业很在意的一个方面。试验区的领导非常务实,有什么利好条件,能做到什么程度都放在台面上说,从不和企业打官腔和马虎眼。”

王娟表示,锂霸从立项、企业注册、厂房改造、设备购买调试到最后投产,涉及各方面需要申请和审批事项数十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充分体现了试验区管委会的服务能力。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理委员会行政服务局局长欧宇表示,让企业少跑路、提高落地速度不仅有利于企业减少资金成本,也是试验区发展提速和软实力构建的核心要素。为此,在前期为企业提供跟踪式服务的基础上,试验区管委会向相关部门提出审批权限下放申请。2017年申请62项,2018年申请28项,全部获得了通过。除取消的5项审批,试验区共获得自主审批权限85项,基本覆盖了一般企业从注册、建设到投产的各个环节。今后,将针对试验区集中发展的优势产业,进一步申请相关专业领域的审批权限下放,更好服务相关产业发展。

陈培林说,试验区管委会的服务不仅体现在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员工的转移和安置等企业自身的问题同样重视。国光梧州产业基地投产后员工将超过8000人,这么庞大的职工群体,住宿、娱乐、子女教育等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而试验区在企业发展之初就规划了相关的配套设施,例如在试验区内的旺步小学2019年就会开学,基本实现了和基地投产的同步,节省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孙本旭表示,试验区早已对企业的员工安置与生活等“后顾之忧”有提前规划。下一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将从基础建设提速、行政服务提速、产业落地提速三方面着手,进一步增进服务效能,增强试验区发展软实力。

配套产业和水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等涉及的企业往往需要庞大的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同时,高新技术类企业产品往往具有量小价高的特点,对市场需求响应迅速,需要物流体系具有快速响应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在这两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试验区当前产业发展还较为分散,产业链条构建和协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这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尤其是龙头型企业的引进十分关键。

陈培林说,试验区当前产业协同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比如之前制作各类模具还需要到广东,现在已能就地解决。他相信随着试验区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相关配套产业将加速向试验区集聚。

陈培林认为,中国电子产业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产品对国际订单的依赖度很高。以国光公司为例,99%的产品均是销往国外,尤其是各种节假日,均需要按照时间节点快速发货。而梧州仅周一和周四有集装箱班轮前往深圳港,难以满足电子信息类企业快速对接市场,灵活发货的需要。

专家认为,当前粤桂试验区面临的配套产业和水运能力等问题都是试验区发展面临的阶段性问题。随着产业规模的增长,相关市场资源和运力资源也将继续向这里集中。但试验区也应提升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大资源协调力度,以更好满足同类企业的需求。

责任编辑:郭俊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