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在过去两天沉闷弱势的A股市场里,小米概念股成为屈指可数的亮点之一。这全赖小米被“媒体”钦点为将在7月成为首尝CDR“螃蟹”的幸运儿。
之所以要在媒体二字上打引号,是因为这条“大新闻”的原始面貌和最初炮制者已经在互联网令人眼花缭乱的爬虫转载链中显得十分模糊。
这张截于6月1日的微博截图显示,这条【小米将于7月16日发行CDR 成为首家CDR企业】的“新闻”,已经由棱镜在腾讯官微援引益盟新闻援引财联社。继续寻根溯源的话,这条“新闻”则是由财联社于5月31日援引36氪,而36氪则在自己的APP上标注自己援引自一个名为IPOXXX(XXX为手动马赛克)的微信公众号。
IPOXXX又是何方神圣呢,此公众号账号主体为个人,6月1日、5月30日、29日三天头条的阅读数分别为226、428和797。5月31日关于小米的推送在点燃了多只个股逆势涨停之后,获得了23614次阅读。其中绝大部分估计是良心提供了原文链接的第一道转载者36氪提供的。
讽刺的是,这个公众号在每条推送之后都附上了免责声明:我们不对文章内容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
也就是说,这条作者完全不保证准确、可靠和完整的小道消息,被无所不在的网络爬虫慧眼识珠,纳入到堪比食草动物肠道般漫长的互联网媒体反刍链中,最终成了31日最具市场影响力的“新闻”。在整个反刍链中,每个环节都躁动地想说些什么,但本能的恐惧又让它们不愿意承认是自己说的,种种复杂的情绪化作文末一个暧昧的()。
其实,在31日媒体的跟进报道中,不少专业财经媒体都援引机构人士观点,指出CDR细则尚未出齐,此时断言小米在某月某日发行CDR并不靠谱,但显然这样的稿子太没有网感,太不新媒体,活该被遗忘在角落里。
这还不够。
6月1日早晨,某知名APP推送了一条标注为“利好”的“大新闻”。
相比前一天的“7·16上市”,这条大新闻时效虽晚,但提供了更多“细节”,其中先发行CDR,后港股IPO的信息尤其令人惊叹。
各位看官知道,CDR的全称是中国存托凭证,原理是把境外某市场的股票存托到境内市场来,再发行的凭证。现在“媒体”则言之凿凿地表示小米要先发存托凭证,再发行股票。这就好比先变出一只鸡蛋来,再孵出生这只蛋的母鸡。
新经济,果然是能人所不能,逆转时间、颠倒因果,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能创造……
既然是知名APP钦点标红的“利好”,6月1日相关概念股果然齐齐涨停。
御家汇走势
既然如此,小米究竟什么时候发行CDR又有什么关系呢,吃到了大肉就可以赶紧跑了,难道还要捂到利好兑现变韭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