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今日,A股正式跨进“入摩”时代,这标志着A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分析人士表示,“入摩”落地后,将进一步吸引国际长期资金,并为A股提供进一步动能。考虑到此前A股市场中蓝筹、成长估值均有所调整,以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贵;其他种种催化因素也都已使A股重新回到一个可以逐步配置的时点。近期北向资金连续多日逆势净买入A股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趋势。未来相关成分股股价在增量资金持续入场的背景下,有望进一步获得资金、情绪双支撑。
A股国际化再下一城
五年磨剑,终谱华章。2018年5月31日收盘后,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是自2013年6月MSCI启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全球征询后的首次正式纳入。昨日收盘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启动会,来自上海市政府、MSCI、沪深交易所的有关负责人以及境内外约八十家金融机构的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标志性时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蒋锋、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以及MSCI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兹发表了致辞。
回顾A股纳入MSCI的整个进程,可谓是“跌宕起伏”。就在“入摩”前一刻,明晟公司(MSCI)发布临时公告表示,东方园林、海南橡胶、中国中铁、太钢不锈和中兴通讯将暂时不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也将从MSCI A股全球通指数和MSCI中国A股大盘指数剔除。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个股截至5月30日尚在停牌。
众所周知,MSCI对于上市公司停牌行为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出现“任性停牌”行为,将直接被踢出MSCI指数。此前,身为“煤老大”的中国神华就曾因停牌问题而意外“落选”。
分析人士表示,这一淘汰机制给上市公司“任性停牌”行为敲响了“警钟”,加上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停牌规则的进一步完善,遵循“能不停的就不停,非停不可的则少停”原则,有望大幅缓解A股中由来已久的“任性停牌”的问题,届时A股市场距离成熟股市也将再进一步。
不过,不足归不足,这些年来,A股在制度层面的进步却也是有目共睹的,MSCI同样也对近年来A股市场在制度层面的进步表示认可。此前,MSCI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兹就表示,“我们惊讶地发现,机构客户对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A股的决定非常支持,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因为之前的经验显示,往往机构都希望推迟这类决定”。
内外资看好“入摩”行情
事实上,从数据中也不难发现对于MSCI带来的潜在投资机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
一方面,自2017年宣布A股“入摩”以来,国内公募基金纷纷成立MSCI跟踪基金,目前已有38只相关主题基金申报,其中6只国内基金产品已在4月期间完成公开发行,合计募集资金114.22亿元。据保守估计,后续将带来约550亿以上的内资增量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MSCI指数在全球投资市场首屈一指的影响力,一旦A股正式进入MSCI指数,将有大量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的海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内地公募基金对MSCI主题基金的加速布局,也将带来大量增量资金,蓝筹行情有望卷土重来。
另一方面,近期数据中也同样反映出外资对A股“入摩”后行情的期待。即便是在近期盘面持续回调中,北向资金也一直延续净买入态势。在跌幅惨重的本周二,北向资金依旧净流入12.7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3.78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6.48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A股被正式纳入MSCI指数。在这一具有A股国际化标志性意义的时间节点前,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境外资金无惧A股调整,境外资金的“爆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对当前A股配置价值的认同。此外,从指数调整的历史经验来看,被动型资金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于指数的追踪误差,通常会选在最后一天也就是5月31日进行调仓操作;相比之下,主动型资金则并不存在这一约束,可以择机选择配置时点。一定程度上,过去一段时间沪深港通渠道北上资金持续强劲流入多少与A股纳入MSCI时点临近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5月“入摩”关键时点,北向资金净流入可谓是“马不停蹄”。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北向资金5月来的净流入规模达508.51亿元,日均净流入25.42亿元。尤其是“入摩”个股,普遍受到北向资金加仓。
整体来看,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境外资金近年来在A股市场中话语权日益提升。单就北向资金来看,自沪股通和深股通开通后,一直呈现资金单边流入的态势。2016年12月深股通开通后,也并未影响到沪股通的上升速度,北向资金整体加速流入。此前,北向资金成交占比长期保持在1%以下,而进入2017年后,情况有所变化,日成交占比开始逐渐上升,最高曾达到6%。境外资金已逐渐成为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力量。
消费金融仍是“心头好”
自去年以来,在对趋势及风格把握方面,北向资金的确做到了“先知先觉”,被部分投资者称为“聪明钱”。而在近期市场持续调整过后,这些“聪明钱”的动作又开始显得“亢奋”起来。以往经验也显示,每当北向资金积极买入时往往对应着市场的相对低点。
不过,日前中信期货张革研究团队的研究显示,其实从领先性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连续N日净流入还是单日大额净流入的维度,数据显示出北向资金对于短期行情预测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其中连续多日净流入暗含相应指数未来上行的概率较大(60%附近),但从中获取收益难度较大。与此同时,沪股通/深股通单日大额净流入非行情开启的领先指标,反倒是沪股通/深股通单日大额净流出,相应指数企稳反弹的概率会增加。
但从超额收益的角度看,北向资金持股占比却还是一个很好的选股指标,沪深300指数中持股占比排名前10%组合(等资金分配)近一年可以跑赢沪深300指数30%,同时持股占比在行业选择上同样具有较好的指引意义,当月陆股通增持份额最多的三个行业下月相对于Wind全A指数往往具有超额收益。而纳入持股占比维度后,连续N日净流入组合无论是收益还是回撤也均有所改观。
那么,近期北向资金在增持哪些板块,减持哪些板块?
不难发现,在市场震荡之中,A股的消费、金融、医疗等板块的长线配置价值仍受到外资认可,近3个月,北向资金买入最多的股票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海螺水泥、中国平安、恒瑞医药、美的集团、大族激光、海康威视、伊利股份、招商银行等。
小幅减持的包括半导体、耐用消费品与服装以及家庭和个人用品等板块。个股层面,北向资金减持较多的A股包括格力电器、上海机场、东阿阿胶等。
而从年初以来北向资金的行为分析来看,年初以来消费白马虽有所调整,但从沪港通北向资金最新持仓变化来看,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仍是其超配行业,其持仓相对国内机构呈现重仓个股相对稳定且集中度较高(CR20占比近60%)、持仓风格及个股较为稳定、青睐“强者恒强”的特点。由此来看,尽管近期市场有所震荡,但A股中消费、金融等板块的长线配置价值依然受到外资的认可,随着A股正式“入摩”,两市中相关板块短中期均不乏表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