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5月26日“未来论坛X深圳峰会”召开。论坛期间,毕马威中国区多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希望大湾区未来规划能够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把“饼”越做越大,进而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施展芳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进,对香港、对大湾区、对内地都是相当好的一个融合。因为整个湾区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有很强的金融基础,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香港、深圳科创企业占比很大。有很强的高端制造业,东莞、广州等地制造业产业链发达。此外,还有很大的土地面积。这个湾区现在是目前全球四大湾区之中面积最大的、人口最多的,现在这个湾区是7千万人口,估计2050年,这个湾区会达到1.5亿人口。
对于大湾区未来的融合发展,施展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如能有效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三个不同关税区、货币区、法律区更有效地交流,将会相当有利于大湾区内面企业的发展。在这几个方面,其实很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如在个人所得税政策方面推出“港人港税”,在便利通关方面的新举措,以及给一些高端人才和经常往来两地人才开辟特别通道等。大湾区内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彼此可以优劣互补,湾区内越多公司成功,毕马威的的业务就会越大。
对于目前深圳“独角兽”企业数量落后于北京、上海甚至杭州的情况,毕马威中国科技与信息主管合伙人吴剑林表示,这跟中国当前整个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有一定的关联性。在1.0的阶段,可能很多“独角兽”企业的主要来源是在模式创新方面。而到了2.0阶段,则要重视科技创新、源头创新。深圳在香港、大湾区联动的状况下优势非常明显,因为源头创新发展的时间一定会比模式创新时间长。从历史来看,今天深圳已经成长了一些了不起的科技创新型公司,在下一波,大湾区的企业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在“独角兽”下一波浪潮里将占据更重要的份量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