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就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而言,专家认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给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应围绕支持科技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实施。
强化支持科技创新能力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认为,资本市场要为经济转型做出贡献,就应以高效、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助力中国企业,特别是“硬科技”企业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
证监会党委日前召开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明确提出,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创板关键制度创新、强化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能力、发挥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平台作用,引导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科技水平、研发能力、市场空间和竞争力可匹敌发达国家同类企业水平,短板就在于没有充分有效地形成资本市场对这些科创类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度和广度。如果补足了这个短板,中国经济必然能更上一层楼。”刘锋进一步指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企业强身健体的关键阶段,预计将继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加强金融支持,助推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研发产出质量和效率,助力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助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全会提出,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业内专家认为,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最为市场化的平台,也是各类要素实现有效定价、流通的重要平台。资本市场改革有利于推进我国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长期大利好。”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要素市场化改革标志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由破到立”的过渡阶段,全面进入“立”的阶段,改革红利将对我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形成中长期支撑。
还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以及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的融合发展对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也有助于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一方面是致力于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体系,另一方面是坚持市场化导向,减少不必要的监管约束,提升市场主体运作自主性和便利性。
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通过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和产业进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就资本市场而言,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资本市场将更多与成熟资本市场之间进行联通,资本市场进一步双向开放的范围将不断扩大。
“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致辞时指出,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内在要求。证监会将研究逐步统一、简化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和方式,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拓宽商品和股指期货期权品种开放范围和路径。加强跨境审计和国际监管执法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透露,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有四大重点,包括继续推进市场和产品开放,建立健全境外企业在境内市场发行CDR、在境内第二上市等制度;不断提高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深化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开放条件下监管能力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