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中华哲学史先秦编》——领略中国哲学 汲取人生智慧

2020-07-02 09:52 来源 : 新华出版社     

分享至

《中华哲学史先秦编》以精炼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先秦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作者一改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以西方哲学思维和术语解读中国哲学的习惯,依据中国哲学的自身特点确定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术语和问题领域对中国哲学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书中的观点都是以古代经典的原文为根本,结合大量相关资料,在研究思考后提炼总结出来的。在先哲思想重点的把握、主要观点的全面展示、理解的客观程度以及文字的详实准确等方面都是较为突出的。此外,该书还避免了当世此类书籍普遍存在的或浅尝辄止或断章取义的缺陷,做到了既富含哲理而又通俗易懂,既观点新颖而又有所依据,所以无论是对于没有古文功底的普通大众还是专门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来说,该书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确实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书。

精彩段落:

“道”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老子说它恍惚幽深、无形无体、变动不居、既看不见又说不清。但笔者为作此书,不得不勉强做一解释,希望读者朋友从以下方面综合理解体会。总体上讲,“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万物起源于“道”,又遵循着“道”。具体来说:“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它孕育派生了世间万事万物;“道”是一切事物演化和应该遵循的总规律(或常理),“道”中包含着《易经》蕴含的万物变化规律;“道”是宇宙的本体,也是人最深层次的本心、本性。

“无为”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说应该按照“道”来行事。它崇尚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和方式:按照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总的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尽力摒除个人的私心(私欲之心、逞强竞争之心、好大喜功之心)和主观成见,以“道”所体现的圆柔的方式加以辅助或引导,使事情向着既有利于客观事物又有利于实践主体的方向发展。

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世间万物因此而循环相生、不息不灭、周而复始。历代先哲深谙此道,从不竭力追求完美、圆满的处境。这是因为,当达到完美和圆满的状态时,必然产生新的隐患和残缺。所以他们希望使事物处在接近完美、圆满时有一点残缺的状态,即“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此时才是最持久的最佳处境。

关于孟子反对杨朱的原因,笔者有一种猜测:孟子反对杨朱,不是真的因为曲解了为我,而是因为反对其纵欲享乐的主张。虽然孟子在指责杨朱时只提到为我,而没有涉及纵欲享乐,但笔者猜测,孟子对此是有意为之的。以孟子的能力理解杨朱思想本不应产生如此偏差,而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孟子认为纵欲享乐思想对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希望用这种方法,既以杨朱极为自私的形象让后世学者远离其思想学说,也防止后世学者关注到纵欲享乐这一真正的思想矛盾点并对其深入解读研究。如果这种猜测成立,我们可以看到事实的发展也确如孟子所愿了。

我们处在现在生存的世界时,只会认为死亡之后的世界是虚幻的。按照庄子的思路,死亡进入到另一个时空世界后,才会意识到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就像是大梦一场,而拥有这样的想法时才是人相对于上一个时空世界(即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来说最为觉醒的时候。庄子看来,异于常人达到了真正觉醒的人也是存在的,这样的人能够在处于当前生存的世界时便已经知道当前的世界是一场大的梦境了。既然当前的世界是一场梦境,那么它便是虚幻缥缈的,如此,自然可以把当前世界的客观事物或思想言论等等一切都看作是齐同、浑为一体的了。

《中华哲学史先秦编》

张新宇 著

ISBN 978-7-5166-5109-4

新华出版社 2020年6月

定价:39.00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