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将是油市更加“血雨腥风”的开始。
虽然本周二对于国际油价来说,有了稍许的喘息机会。NYMEX原油期货和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因为俄美两国元首的一个重要电话,开始了小幅攀升。
但是,对于投资者们来说,今天的“回暖”似乎只是给两国元首一个“面子”,油价并未走出“低价泥潭”。
按照之前约定,欧佩克+减产协议将在3月底到期,从四月开始,沙特计划每天增产1300万桶,俄罗斯计划增产20万至30万桶/日,甚至长期内可提高50万桶/日。
一方面是大幅增产,另一方面又是疫情引发的需求端继续下降。业内人士预计,国际油价很有可能在四月份走出一波更加惨烈的下跌态势。
历史最差季度表现
截至3月31日发稿(北京时间20:00),WTI原油仍在20美元附近徘徊。
来源:英为财情
欧佩克+的减产协议将于本月底到期,在此之后各国可自由生产。
3月6日的欧佩克会议上,俄罗斯反对由沙特提议的、欧佩克及其盟友削减原油产量的计划,这令欧佩克+几乎名存实亡。
减产协议到期前,各石油输出国已经开始宣布大幅增产的计划。
沙特近日宣布将最高持续产能从原本的1200万桶/日提升至1300万桶/日,过去数月内,沙特原油产量一直维持在970万桶/日附近。
对此,俄罗斯也表示要开始增产,短期内可提高产量20万至30万桶/日,长期内可提高50万桶/日。伊拉克、尼日利亚、阿联酋、科威特等国也纷纷宣布加入增产大军。
受到疫情影响,全球多地以封锁城市的形式来对抗疫情。航空业停飞、无数企业和工厂关闭,数十亿人被迫呆在家里。
有机构预测,商业航空旅行减少了75%,相当于每天减少了500万桶石油需求。
供给的大幅提高和需求的巨量减少使得国际油价开始“心惊胆战”。
有交易员预计,4月石油过剩量可能接近每日2500万桶。这一水平可能会使全球石油存储能力在几周内瘫痪。甚至有交易员开始押注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需求锐减,美国将不得不停止原油生产。
欧佩克会议后,国际油价一路暴跌。原油价格3月9日录得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盘中更是一度下跌逾30%。
数据显示,油价周线连续第五周下跌,周一盘中一度跌破20美元关口至19.27美元,跌至18年来的最低点,这可能是历史最差季度表现。
一个月内,国际油价已经从接近46美元左右下跌到20美元附近。
来源:英为财情
已经没有地方储存了
谁也没有料到国际油价会不断探底。
早在年初,一些油储企业或者炼厂都已经开始了各种存货,如今似乎已经“盆满钵满”。即使油价再创新低,在储存成本和海运成本都在剧增之下,也不太可能进行大量储存。
根据浙江舟山某大型某国有化公司总经理的介绍,年前很多企业已经囤了不少原油,现在油罐库存已经比较饱和。
有原油行业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财富,现在国内几乎找不到可以储存的油罐了。
中粮期货原油分析师张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套利价差的驱动下,也有一些石油贸易商租用油轮作为浮仓,考虑到当前油轮运费涨幅较大,预计这部分成本会高一些。
不仅仅是在国内,其他地方亦如此。
甚至有行业顾问公司指出,世界恐将在短短三个月后无处存放石油。
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表示,按照当前的供求速度,2020年上半年,原油库存将增加18亿桶。剩余的存储空间估计仅有16亿桶。到6月份,就将没有空间来存放无人需要的石油。
到底谁能耗得起?
需求短期之内很难恢复。
高盛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航空业和通勤者对石油的需求或许永远无法回到疫情暴发前每日1600万桶的水平。
巨大的需求降幅使得全球各地炼油商已经被迫停产,高盛强调,“若是因炼油厂关闭而导致管道堵塞,库存无法增加,缓冲减少,风险将迅速转向石油短缺的方向。”
渣打分析师Emily Ashford和Paul Horsnell在另一份报告中也提到,全球剩余存储能力可能在5月中旬耗尽。由于油价进一步下跌,缺乏存储能力可能会导致大规模停产。
“产量将不得不下调,甚至完全停止。”IHS石油市场主管Jim Burkhard表示,“现在的问题是从哪里减产、减产多少。”
似乎,沙特、俄罗斯正在比拼“谁更能耗得起”,最先妥协的一方将是输家。
全球信息提供商IHS Markit能源副总裁岑国纬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在第二季度将跌至每桶10美元左右。原因是,大量过剩的石油供应需要进入库存,并迫使一些生产商关闭生产。
作者: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