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专家齐聚蓉城 共同探讨金融供给侧改革

2019-11-22 10:17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毛超 周黎洁 原创

分享至

11月21日下午,“2019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暨金融供给侧改革实践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中国财富网 李林摄

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当前金融供给侧改革进程如何?金融科技将怎样影响金融业态和监管行为?带着这些问题,嘉宾们在2019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暨金融供给侧改革实践研讨会上展开讨论。

金融供给侧改革需长期推进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高频词汇,那么,金融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当前经济发展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市场资金需求非常大,但是中长期贷款规模太少。市场中多数贷款的期限在一年内,资金供给期限过短,给融资带来很大压力。二是债务融资规模比较高,是一个很大的风险源。三是信贷流向结构存在问题,虽然部分市场资金过剩,但是包括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在内的一些主体,其融资仍存在问题。

曾刚认为,有效疏导资金,让经济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从结构上看,怎样提升融资期限,怎样在行业和丰富度上筛选,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修正当前经济的短板十分重要。

曾刚还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需要制度上的建设。短期内,要根据实际需要、把握长期需要,把政策更好地衔接起来,做到在改革中促发展,既能够长期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又能满足稳增长需要,才能使整个金融的实体良性循环做得更好。

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应只看GDP

金融供给侧改革,最终还是要回到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如何改才能更好地服务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颖刚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化历程可以概括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型、粗放型的城市化,指的是依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城市高速度发展。第二阶段是城市之间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发展。

周颖刚认为,金融供给侧改革采用增加现金流的做法比降低估值更合适,通过盘活存量的办法去杠杆,逐步去风险。因为降低估值主要体现在对房价的打压上,但是如果打压高房价,会导致固有的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和银行资金风险。

此外,周颖刚还指出,当前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判断经济发展情况,不应该以GDP为主,应该以每投入一块钱资本能获得的现金流作为指标,来测算经济发展的质量。

金融科技改变金融业态

短短几年间,中国的金融已经进入金融科技时代。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认为,金融科技是助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让金融业务和服务下沉,拓展到最草根的群体,大大推进了普惠金融;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的普及,将分化金融机构,对中小金融机构来讲,“下一步是合纵连横还是卖身求荣,中小金融机构可能要未雨绸缪,多方面考虑。”王擎认为。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科技带来了成本降低,并且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加之数据本身创造价值,金融科技的运用使得边际收益递增,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

“但是也会出现新的风险,”王擎指出,到金融科技运用的后期,边际收益递减,违约和坏账就会出现,因此需要监管同步跟上,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要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有针对的监管。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