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长线资金大量涌入A股市场,叠加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A股市场的投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预见,长期资金将成为A股市场稳步发展的压舱石,也将成为慢牛行情的助推器,长线长赢的趋势将加速推进。
从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起,短短四五年时间,A股国际化已蔚为大观。从北向资金数据看,截至2019年9月16日,沪股通资金累计买入4532亿元,深股通累计买入3500亿元,已成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参与力量之一。
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情况看,大多数选择了有业绩支撑的白马龙头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等行业龙头股备受追捧。以贵州茅台为例,晨星全球基金持仓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在1800多只持有贵州茅台股票的基金中,海外基金占比为55%。其中,持仓量最大的欧洲太平洋成长基金,持有贵州茅台股票高达480万股,市值超过50亿元。
海外长线资金持续买入A股核心资产,加上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持续入市,A股市场的投资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核心资产成为投资者布局的重点。
随着A股加速融入全球市场,A股和全球市场的联动也将加速,因此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中,投资A股需要更高的站位。登高方能望远,方能成就长赢久胜之道。
在投资领域中,不少投资大师践行了投资长赢之道。以巴菲特为例,他通常采用“买入即持有”策略,买入的标的几乎没有考虑过短期卖出,而是基于买入后交易所就关门的极端假设,将投资收益的源泉深植于公司的发展本身,而不是寄望于“收割”交易对手,这也是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的秘笈。
长期制胜需要长期资金。“买入即持有”的投资策略,离不开长期资金的支撑。投资需要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完美匹配,仅仅有负债端的长期投资者思维,而缺乏资产端的长期支持,都会在现实中败下阵来。
对于很多基金经理来说,未必不懂长期制胜的道理,但在现实操作中困难重重。因为投资者并非长期投资者,一旦基金短期业绩不佳,投资者就会进行赎回,逼迫基金经理不得不关注短期业绩,乃至频频追涨杀跌。
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基金经理来说,需要成熟的投资理念,将投资植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之上;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有成熟的投资理念,不奢望短期内有过高的收益;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不把自身利益凌驾于投资者利益之上。
从现实情况看,国内很多机构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积极探索。部分大型公私募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引导投资者更好地择时,如在市场高点限制投资者申购,在市场底部积极发行三年期封闭产品。此外,在业绩考核上上述机构也更加注重长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