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六十岁以上的优秀人物画家中,很多人都画过连环画。连环画,连续叙事的绘本,联结着文学与绘画,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其中,不少脍炙人口的名作留在了近现代绘画史上。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的连环画《罗伦赶考》被称为“20 世纪白描连环画的扛鼎之作”,这个评价名副其实。
《罗伦赶考》节选
纸本 13.2cm x 19.3cm x 13 1983
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
藏于中国美术馆
《罗伦赶考》的作者是高云。那时他还是江苏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的编辑,不到30岁。作为同事的我,得以近距离地了解他的创作过程。过人的才情毋庸置疑,但花费的心血也属惊人,不知多少次地修改着线描稿。其实,具有过人的毅力也是天才,只是人们刻意把“才”与“功”割裂开。历史上的成功,哪一件不是践行着努力奋斗的大智慧呢?
《罗伦赶考》节选 局部
高云对文学名著的视觉诠释立足于刻苦的学习与深刻的思考中,并能将传统技法与时代要求完美结合。交出了一份在创新为时代呼声的新形势下,消化了传统后完成自我的一份结实的答卷。是在新时期全新语境下实现的中国传统线描艺术的新突破 。
《罗伦赶考》节选 局部
说到线描,容易走进象牙之塔。的确,中国画最核心的那部分玄奥曲高和寡,极难言说明白。以线述形,这个“线”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内容相连,是一根最敏感的神经。它直接表达着人的情感起伏,精神诉求,但又“内美”深藏。历来被褒扬的用线至高境界——“百炼钢化绕指柔”“棉里藏针”“金刚杵”“力透纸背”等均生动传达着“韧”和“力”的美,并成为用笔的法则——沉、实、厚兼灵动自如。书法用笔更求“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千钧坠石”……书画同源、线质为上。至魏晋南北朝,纸质之美已达高度自觉。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这一时期的艺术“倾向于简约玄淡,具有一种超然绝俗的美”。超然绝俗的绘画美是如何表达的,显然是线。宗白华认为,这种线既有空间品格,又有时间元素。“笔法是流动有律的线纹,不是静止立体的形相”,已将“形体化成飞动的线条”,因而画面可成为“空中的乐奏”,而书法则是“节 奏化的自然”。他解释石涛的“一画”说,一画即“通贯宇宙,遍及于万物的线,也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空间、时间、情感都在如音乐般的线质中。宗先生把线质的美感说透了。
《长生殿》节选纸本 15cm×23cm 1985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我们回过头来看高云创作的连环画《长生殿》,“天生丽质”的杨玉环以线勾勒而成,丰腴端庄、楚楚动人。用的是会说话的线。线质线趣既有顾恺之的“紧劲连绵”,又有李公麟的“率略简易”,直抵“平淡天真”的大境界。线与结构相融,笔下脱出了技术痕迹。畅达自由,举重若轻地吐露心声。实际上,“冲淡平和”超出“雄壮磊落”,“率略简易”超出“严谨工整”,这是突破院体兼有文人趣味的潇洒和自由,而绝对又包含着技术的熟练驾驭。
《长生殿》节选 局部
至于台榭楼阁、檐脊梁栋、桌椅床榻、帷幔幕幢之类的道具一一安放得体,精微不减,用来恰到好处地衬托人物。人和物组成节奏跌宕、疏密有致、活泼空灵、内容丰富的画面。而这样的画面又强化着连环画的叙事性,人们可以慢慢去品读,而不仅仅是“看”了。
《长生殿》节选 局部
线重骨法,谢赫云 :“骨法用笔。”张彦远说 :“生死刚正谓之骨。”不操毛笔的人无法弄清“骨法用笔”的真正意思。一支柔毫在绢或纸上沙沙运行,提按顿挫,急缓疾徐要随感情变化,锋芒内敛深藏不露的中锋表现出的力量既圆融又明晰,这种“棉里针”的太极用笔正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和审美追求。石涛上人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这正是“骨法用笔”的真谛。骨法者,心法也。所以,中国人的笔法与人格修为联系到一起,成为中国绘画的核心价值。
《长生殿》节选 局部
在《罗伦赶考》和《长生殿》及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中,高云悟透了用笔要律,使得“白描”的用线得心应手,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这在传统断裂、写意能力为功力所困的今天,高云的艺术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灯花》节选
纸本19.5cm×26cmx62 1980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纸本 13.5cmx20cm 1987
《霍小玉》(与于水合作)节选10cm×20cm 1989
当把“俗文化”以最“雅”的形式推出,必然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高云连环画艺术正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成果,体现着连环画白描艺术的新突破。所以,无论纵向延伸考量,还是横向研究比较,高云的作品付出的努力都具有历史价值。值得尊重和研究。
2019年3月31日于北京师心居
程大利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〡展览名称〡
云自在——高云作品展
〡主办单位〡
江苏省美术馆 德基美术馆
〡展览时间〡
2019年7月26日-10月31日
〡展览地点〡
德基美术馆
德基广场二期8楼
〡观展Tips〡
本次展览将提供语音导览服务
可在前台租赁耳机
或自行携带耳机前来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