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LPR新机制诞生!

2019-08-17 15:52 来源 : 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丹丹

分享至

改革一直在路上,而且比预期来得更快!

昨天国常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话音刚落,央行今日上午即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并披露了具体做法。

先来看改革前后的四大不同

一、公布时间和频次不同——新LPR报价频率为每月报价一次

改革前:每个交易日11:30对外发布。

改革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点评:这样可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报价质量。2019年8月19日原机制下的LPR停报一天,8月20日将首次发布新的LPR。

二、报价方式不同——新LPR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

改革前:报价行根据市场供求等因素,自主报出最优贷款利率。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点评:原有的LPR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

改革后: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点评:改革后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市场化、灵活性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这也意味着,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在政策传导中的地位和意义更重要了。

MLF于2014年9月创设,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MLF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

而且8月24日就有一笔MLF回笼,届时其利率变动值得关注。

三、报价行不同——新LPR报价行扩大到18家

改革前:10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银行应符合财务硬约束条件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要求,系统重要性程度高、市场影响力大、综合实力强,已建立内部收益率曲线和内部转移定价机制,具有较强的自主定价能力,已制定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管理办法,以及有利于开展报价工作的其他条件。

改革后:为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也在第一时间公布了18家最新报价行。

按照上述公告,西安银行、台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渣打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为此次报价行扩围后的最新成员。

央行有关负责人点评:新增加的报价行都是在同类型银行中贷款市场影响力较大、贷款定价能力较强、服务小微企业效果较好的中小银行,能够有效增强LPR的代表性。

四、报价品种不同——新LPR增加5年期品种

改革前: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

改革后: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银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1年期以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定价。

央行有关负责人点评:在原有的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也便于未来存量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向LPR转换的平稳过渡。

为什么要完善LPR形成机制?

央行有关负责人:经过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

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

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完善LPR形成机制,与降低实际利率之间是啥关系?

央行有关负责人:通过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

一是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

二是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监管部门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对银行进行监督,企业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

三是明确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为确保平稳过渡,存量贷款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

四是中国人民银行将把银行的LPR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督促各银行运用LPR定价。

还有什么举措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央行有关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一是促进信贷利率和费用公开透明。严格规范金融机构收费,督促中介机构减费让利。

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和考核,加强对有订单、有信用企业的信贷支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加强多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多措并举推动降低企业融资相关环节和其他渠道成本。

(原标题: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LPR新机制诞生!细数四大不同,18家报价行新鲜出炉!)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IPO发审严字当头 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

    IPO发审严字当头 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IPO排队企业数量有所上升。2018年8月,IPO排队企业家数已从最高峰时的约900家降至不足300家。而据证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8月8日,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482家(未含科创板),其中已过会14家,未过会468...
    2019-08-16 08:48
  • 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有望增量扩面提质

    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有望增量扩面提质

    国家发改委7月29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2019年降低企业杠杆率的21项任务清单和时间表,提出要加大力度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增量扩...
    2019-07-30 08:33
  • 注册制下新股发行更市场化

    注册制下新股发行更市场化

    证券发行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制作成法律文件并公开,监管机构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
    2019-07-22 07:55
  • 业内人士:市场化询价 超募与不足均正常

    业内人士:市场化询价 超募与不足均正常

    睿创微纳和天准科技6月30日披露其首次公开发行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发行价格,分别为20元/股和25.5元/股,根据每股收益按照2018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2019-07-01 08:18
  •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措施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措施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措施,支持企业纾困化险、增强发展后劲;部署进一步推动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增加医疗服务供给、促进民生改善。
    2019-05-22 21:26
  •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崛起 市场化投资步伐加速度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崛起 市场化投资步伐加速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将从“以基本保险为主”向“多支付并重和综合发展”转变,未来将进一步推动重点省份尽快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委托投资,推进启动城乡居民养老金委托投资。同时,随着第三支柱试点的即将扩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量规模...
    2019-04-11 08:21
  • 周小川:相信人民币汇率机制将更加市场化、浮动范围会更大

    周小川:相信人民币汇率机制将更加市场化、浮动范围会更大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走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很早就有的目标,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浮动、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
    2019-03-29 11:57
  • 商业车险市场化定价这一年:降价超20%

    商业车险市场化定价这一年:降价超20%

    2018年在财险发展历程中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商业车险定价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并启动三地自主定价试点,同时,持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车市进入转型期。
    2019-01-02 07:06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