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头部券商正成"非银之友"!已公布头部券商获准调高短融余额上限3041亿,卖方研究这样点评
券商中国记者此前独家报道,央行同批核准10家头部券商调增最高短期融资券待偿还余额,正在逐一印证!
24日晚间,招商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及申万宏源接连公告,收到央行关于公司短期融资券最高待偿还余额的通知,核准的余额上限分别为316亿元、368亿元、209亿元以及298亿元。
从上周五至今,已有9家头部券商公告央行核准调整的短融最高待偿还余额,合计金额已达3041亿元。多家研究机构都认为,央行希望通过调高头部券商短融最高限额的方式,向中小券商传导流动性。有观点表示,这意味着头部券商发挥系统重要性作用,取代中小银行成为非银市场流动性提供商。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这事件意味着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地位提升,政策倾斜显著。此次央行通过头部券商缓解非银机构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地位,更有助于未来业务集中度提升,进而提升估值。
已公布余额上限达3041亿
有行业人士称,这是央行通过核准最高短期融资券待偿还余额的方式,“认证”了十大头部券商。先将央行认证的10家头部券商名单及最高短融待偿还余额一一公布:
上周五晚间,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四家券商集体发布公告,央行核准公司短融最高待偿还余额上限分别为469亿、508亿、397亿、300亿。
上周日晚间,广发证券发布公告,央行核准公司待偿还短融余额上限为176亿元。
本周一晚间,招商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及申万宏源接连公告,收到央行关于公司短期融资券最高待偿还余额的通知,核准的余额上限分别为316亿元、368亿元、209亿元以及298亿元。
此前,券商中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央行同批核准10家头部券商调整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上限,目前还有中金公司未予公告。记者了解到,中金公司确收到了央行下发的相关通知,最高短融待偿还余额有提升。
目前已知的9家头部券商,央行核准调整的短融最高待偿还余额合计金额已达3041亿元。
支持非银流动性力度明显
券商中国在此前的报道中已提过,近期,银行间市场出现一定的信用收缩现象。部分中小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的融资难度提升,同时风险偏好降低,最终导致其向非银机构的流动性传导不通畅现象。信用等级债券和存单流动性下降,一些中小非银机构出现流动性紧张问题。央行希望通过调高头部券商短融最高限额的方式,向中小券商传导流动性。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短融余额上限支持力度确实很大。头部券商正成为稳定同业的桥梁,取代中小银行变为“非银之友”。
2017年8月份,国泰君安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上限为130亿,此次增至508亿,增加近3倍;
2017年12月,央行核准的中信证券余额上限为159亿元,现在是469亿元,增加了约两倍;
去年5月,招商证券待偿还短融余额上限为70亿元,此次增至316亿,增加3.5倍;
今年1月份,申万宏源待偿还短期融资券最高余额为191亿元,此次核准最高余额增加了近六成;
今年2月份,中信建投待偿还短融余额上限为163亿,此次增至209亿,提高近3成;
今年3月7日,华泰证券公告央行核准其短期融资券待偿还余额最高为216亿元,短短三个月,最高余额增加三成。
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地位提升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24日,至少有申万宏源、广发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民生证券等卖方研究机构对头部券商最高短融待偿还余额提升一事进行专门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24日发布了题为《非银机构系统性风险预期缓解,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显著提升》的研报认为,央行向头部券商提供流动性支持,进而传导至中小非银机构,避免系统性风险发生。短期内非银机构很难直接从银行获得流动性,为了防止风险传递,由央行向头部券商释放流动性,进而在非银机构内部缓释风险是最合适的方式。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还认为,这事件意味着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地位提升,政策倾斜显著。2018年以来监管层对券商创新业务的资格发放重点向头部券商倾斜,无论是场外个股期权一级交易商资格还是跨境业务资格,均由头部券商获得,可见头部券商政策红利最为显著;此次央行通过头部券商缓解非银机构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地位,更有助于未来业务集中度提升,进而提升估值。
广发证券提出观点认为,一方面,通过加强向头部券商融资,支持大型券商扩大向中小非银机构融资,可以缓解非银机构尤其是中小非银机构产品户的流动性紧张压力。另一方面,核准发行金融债和提高短融规模,丰富了券商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有助于提升证券行业整体杠杆倍数。与美国投行相比,国内证券行业杠杆倍数整体偏低,除了缺乏海外投行将客户抵押物再抵押的权限外,还在于负债方式也较为有限,主要工具为公司债和短融,融资成本较高且受到资产负债率的约束。此次获准发行金融债、短融额度扩大有助于降低证券公司融资成本,有序提升经营杠杆,增强行业整体资本实力。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监管层鼓励对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通过头部券商开展千亿规模的流动性传导,从近三年的行业发展来看是首次。对于头部券商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将会形成助力。头部券商通过增加短融规模,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头部券商的杠杆,增加资金利息收入。
头部券商应评估自身风险
有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监管希望券商成为稳定同业的桥梁,但是券商也要评估自身风险。并且,券商发行短融规模受市场需求和流动性影响,当市场更好的时候,融资业务或约定回购业务等对资金的需求大,券商发行短融的积极性会高一些;市场弱的时候,券商发短融的积极性就没那么强。
招商非银认为,央行推动给予头部券商流动性支持,以缓释信用分层现象,以遏制债市系统性风险,同时在总量流动性方面仍保持相对偏松的状态。此举对市场整体流动性呈积极影响,但对券商个体在特殊情况下或将产生隐患。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分析认为,头部券商风险可控。头部券商获得融资以自有资金向其他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将对质押品的信用等级和交易对手方的资质进行风险评估,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信用等级较低的质押品将给予较低的折扣,同时对于交易对手方杠杆过高、风险过大的情况,头部券商也不会无原则的帮助,因此头部券商的风险可控。
招商非银还提出观点表示,流动性方面,央行正在着力推动解决包商事件衍生的信用分层现象,给头部券商提供流动性支持。此举旨在通过券商向广大非银机构输送流动性,遏制债市系统性风险。我们认为券商体量难以对信用分层力挽狂澜,且此举治标而不治本,相信监管层对此另有重磅安排,流动性从总量和结构上偏松是大概率方向。
数据延伸阅读
据证券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至2018年末,券业净资产排名中,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华泰、广发、招商、申万宏源、银河证券等位列前八名,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分别位列第12名和13名。
按净资本来看,至2018年末,国泰君安、中信、海通、华泰、申万宏源、银河、广发、招商位列前八,中信建投位列第十,中金公司位居第13名。
按营收来看,2018年,证券公司营收前十名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以及东方证券,银河证券位列第12名。
按净利润来看,2018年证券公司净利润排名前十位中信、国君、海通、华泰、广发、招商、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以及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位列第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