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创投机构抛售A股 后续市场存减持压力

2019-04-18 08:39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刘宗根

分享至

4月以来,近20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减持计划。不少创投机构择机抛售手中股票,部分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减持部门”。业内人士认为,与其他重要股东相比,迫于基金到期或者投资人的压力,创投机构存在一定的减持需求。当前市场尚有数千亿元的减持计划正在实施中,将为后续市场带来较强的减持压力。

成立“减持部门”

Choice数据显示,4月以来截至17日,共有196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减持计划,涉及股东409家,其中包括创投机构约80家,比如深创投、红杉中国旗下北京红杉信远和天津红杉聚业、君联资本旗下天津君睿祺等。

其中,部分创投机构甚至连续减持。中曼石油4月13日公告称,深创投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7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69%。北京红杉信远、天津红杉聚业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09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23%。而在此次新减持计划公告的前一天,中曼石油刚公告了上一轮股东减持实施结果情况:深创投完成减持0.91%;北京红杉信远完成减持0.6%,天津红杉聚业完成减持0.4%。

清科研究中心此前发布报告指出,2018年VC/PE机构支持中企IPO的渗透率为56.5%。这意味着,每1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超过5家在上市前获得过创投基金的投资,创投基金对A股的高渗透率不容忽视。不过,通常情况下,创投基金都有一定存续期,基金到期需要退出。

一位供职于杭州某大型PE机构的董事总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所在的机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减持部门”,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创投基金在二级市场的减持退出。

基金到期压力

从公告披露的减持原因来看,主要包括“基金出资人资金需求”“基金存续期间临近届满,需要对各项投资项目的退出做相应安排”等。另外,由于投资标的多为未上市企业,创投机构抛售的股票也多是这些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公司股份。

一位供职于北京某大型PE机构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项目从投资到IPO上市周期较长,一旦股份解禁,迫于基金到期或者投资人的压力,创投机构减持的动力很大。

实际上,为了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精准支持创业创新,2018年3月初,中国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简称《特别规定》),区分创投基金的投资期限,形成了投资期限与首发前股份减持时间区间反向挂钩的机制:对于在公司IPO前投资期限不足36个月的,按照现行减持规则执行;投资期限满36个月但不足48个月的,现行规定中减持比例(集中竞价交易1%、大宗交易2%)的减持时间区间由任意连续90日缩短至60日;投资期限在48个月以上的,则由任意连续90日缩短至30日。

上述副总经理进一步表示:“创投基金减持主要依据减持新规,基金投决会通过减持方案后,由投后人员、证券部门相关人员执行减持即可。”

另一位供职于北京某大型PE机构的法务人士告诉记者:“创投基金减持依据的还有投资人决议,涉及上市股票减持,专业性较强,一般会有专门团队参与。”他还表示,创投基金和所要减持的中小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要符合《特别规定》,才能享受宽松的减持红利。

合理有序退出

针对创投机构抛售A股的影响,上述副总经理分析认为,减持新规延长了创投机构持股的退出周期,先前的一次性清仓式减持得到一定遏制。而让创投机构持股实现合理有序退出则有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一位供职于江西某中型券商的分析师表示,本周(4月15日至4月21日)将有45家公司拟遭到减持,预计拟净减持规模为43.62亿元。由于去年年底以来持续的减持计划发布,当前市场尚有超7000亿元规模的减持计划正在实施中,这将为后续市场带来较强的减持压力。解禁股二级市场减持仍是市场压力来源之一。整体来看,由于此前行情低迷时期市场已累计较大规模解禁股,而随着年初特别是2月以来市场行情加速修复,解禁股减持的动机也在增强。

责任编辑:梁艳红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