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逾百位两岸学者齐聚台湾师范大学,就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戏剧戏曲学等中国文学领域研究展开交流研讨。
当日,由福建师范大学、开明慈善基金会、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两岸中国文学研究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举行。福建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高雄师范大学,以及两岸学术机构和出版行业等逾百位学者与会。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李诠林在座谈会上表示,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他在研究台湾现代文学史时发现“语言转换”的现象,例如在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创作语言有日文、白话文、文言文,“但是不管用什么语言书写,反映的都是中华文化这个主旋律。”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许俊雅对此表示肯定,认为这项研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承载的知识量非常丰富,“两岸之间文献的交流和互通有无是特别重要的”。
在谈到中国战争小说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陈颖说,两岸在抗战这个主题上存在契合点,台湾有很多作品反映的是日据时期这段历史,包括许多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作家的作品。“研究抗战小说,有助于两岸文学寻找共同点,增进了解,凝聚民族共识。”他说。
此外,两岸学者还就明代韵书研究、闻一多诗学、京派文学、当代戏剧研究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座谈会前还举行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论丛(第五辑)》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据介绍,该辑论丛收录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学者的10部学术成果,包括《中国战争小说综论》《小说修辞研究论稿》《台湾现代文学史稿》等。
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论丛的持续推出,受到两岸学界、教育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也是促进两岸学术交流的一大动力。今后将持续开展两岸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和编辑出版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岸文化认同和心灵契合。
截至目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论丛》在台北出版已有五辑,共50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