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 近日,由中国通信学会、金融科技创新联盟、中国金融信息网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围绕“推动产融合作 创新金融科技 发展数字经济”主题,就数字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进行了交流,并就促进产融合作、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之路进行了探讨。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FCA)无纸化产品总监李达在接受中国财富网采访时,围绕其无纸化产品方案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分享了他的观点。
中国财富网:您怎样看待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目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李达:普惠金融概念由来已久,它主要是指面向小微企业、自然人提供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这种金融服务存在了很久,但一直受到线下环境的制约,拓客成本高,各项普惠金融产品很难触达更多地区和客户,2015年“互联网+”兴起,这种新型业态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网络平台,使得普惠金融展业更加便捷、多样化,普惠金融进入了无纸化的时代,可以说2015年是“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发展原点。
2016年到2017年是“互联网+普惠金融”基本业务模型建立时期。在这个时期,银行普惠金融产品逐期研发上线,同时关注和满足监管有关政策要求,整体业务走向成熟。
从2018年开始,银行将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互联网身份核验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融合到业务中,资源整合、技术体系化去解决普惠金融全线上展业,发展趋势是积极的、良性的。
在这几年的普惠金融高速发展历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司法案件,帮助银行出庭作证,参与了具体案件诉讼工作,总结来看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线上身份认证难。即要解决如何证明“他是他”的问题,这里包括自然人的线上身份鉴别、企业身份鉴别以及业务办理员与企业隶属关系识别。全线上精准身份鉴别是业务的开端和基础,因此,需要对身份识别进行全面的、合理的举证。
线上合法电子签约难。基于电子合同的电子签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全线上的业务中,如何证明电子合同是签署方亲自确认?所产生的数字签名能否真正体现其自主意愿?如何举证?这些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全流程多维举证难。合同签署只是业务环节中的一个过程,整体业务的穿行是由众多过程组成,那么,如何提炼行为数据、特征数据、响应数据等为证据数据?如何保障证据数据的完整性、可追溯以及彼此相互印证?多维证据链有助于更完整的还原事实发生经过,证据链的彼此印证有助于增强证据的可信性。
中国财富网:上述问题该如何解决?
李达:我们和银行积极对接,根据实际业务搭建司法实践方案,设计基于电子签名法的无纸化方案,帮助银行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我们还与司法机构就业务和举证进行积极的沟通,让司法机构了解和认可CFCA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独立性。
尽管现在部分偏远地区基层司法机构对基于电子数据的电子合同原件及电子证据数据了解不多和实践的不多,但整体情况在逐渐好转,CFCA也愿意配合司法机构完善电子数据司法案件的审理、举证以及对电子签名、电子存证的技术理解。
刚才也提到了,站在司法角度来看,首先用户身份的真实度如何保证;二是电子合同签署是否代表的本人的意愿;三是合同签订前后用户有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对此有何影响等等,都是需要司法机构去考量的。
为此,我们能够提供的一是数据服务,数据服务旨在解决个人和企业用户在线注册和在线身份认证的问题,通过个人身份证联网核查、人脸识别以及企业工商信息比对、企业对公打款验证等方式确定真实身份可信。
二是全流程无纸化业务运营,通过使用合法第三方数字证书对电子合同进行有效电子签名并加盖时间戳,通过场景型数字证书对当前合同的签署场景证据进行固化,解决电子合同的司法效力问题以及防篡改问题。
三是电子证据保全,它是针对用户操作行为、设备信息、时间信息、系统响应信息以及电子合同信息等进行第三方保全,进一步增强业务的司法实践能力。
中国财富网:CFCA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电子认证相关服务和应用能给普惠金融领域带来哪些效用?
李达:CFCA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牵头组建、经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后,我国首批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之一,近20年来始终为金融领域提供电子认证及信息安全服务。
目前,我们与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为各项普惠金融业务提供服务,国内98%以上的银行均是CFCA的服务客户。CFCA提供的解决方案及产品更注重其司法严谨性,因此CFCA会秉承公正、权威、中立、独立的原则,对待普惠金融类业务及案件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
在具体案件中,CFCA会出具《数据服务使用报告》《电子签名验证报告》《证据保全报告》分别从身份核验真实性、合同签署真实性以及全流程证据关联性的角度进行第三方举证,CFCA的报告为司法机构提供多维度的、全流程的电子证据数据,基于证据数据阐述客观事实,维护法律正义,确保普惠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财富网:在普惠金融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信息安全问题?普惠金融的信息安全该如何建设?
李达:信息安全是永恒的话题,例如系统抗攻击能力、传输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安全、密码安全等都隶属于信息安全管理和建设范畴。
首先普惠金融信息系统应该注重整体信息安全的提升,从业务系统层面做必要的防护,例如sql注入攻击防护、内存溢出攻击防护;合理的权限管理和操作系统环境配置;从网络上采用安全加密传输,确保数据不被窃听;利用签名和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不被篡改和数据的存储安全;基于用户密码的防护技术保障用户密码的输入安全;基于传统软件安全,防止APP被破解、反编译等,信息安全的建设要注意木桶效应,防止局部安全风险影响全局。
然后普惠金融信息系统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测评,例如等保测评、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等,定期检验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总之普惠金融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业务的稳定运营和可靠司法实践,一个高安全的业务系统所产生的证据数据才能够被信任和认可。
中国财富网:您认为未来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李达:我认为普惠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态势良好,且政策指引到位,未来应继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及各项高新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
互联网+普惠金融将大幅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业务可得性、客户满意度,客户使用方便、快捷。
普惠金融的发展和运营离不开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规划和建设;离不开监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而且法院、仲裁等司法机构势必会参与和解决普惠金融的司法问题。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CFCA会做好金融机构与司法机构粘合剂,永远做普惠金融的“托底人”。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