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想表达什么?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至关重要,或毫无意义––完全没有中间值可提供选择。选择后者的,信奉“作者已死”,对于作品的解读完全仰赖于观者的生命体验。而大多数人则会选择前者,这并不是对自身的生命体验不自信,而是面对艺术品选择平等交流的态度。作品被创造出来之后,不可否认的被打上了创作者的个人烙印,无论你是否承认。然而这种欣赏作品的态度却造成了对于艺术家认知的标签化。艺术家理应是最具个性的群体,但因为所谓的“个性”,又被贴上了标签,然后定性。
一个关于讨论艺术作品与观看之间关系的展览,《无效兑换》于3月26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赞助,著名艺术家,当代影像艺术之父,张培力任学术主持。著名油画家、中国当代艺术先锋导师金一德、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管怀宾、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于旭鸿出席开幕式。参展艺术家均为青年艺术家,这也是《无效兑换》希望呈现给大家的。在所见到的艺术家还没有被贴上标签的时候,他们的作品可以被 怎样解读,通过作品,艺术家与观者之间的沟通还是否有效?
张培力现场观看艺术家作品
当然,无论怎样解读作品,创作的语境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无效兑换》舍弃传统在展签上提供艺术家创作语境,与艺术家介绍的形式,采取通过策展人对参展艺术家对话的方式。不同于传统展签,将艺术家与作品的创作语境以一种强制接收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对话更好的将创作语境无意识的呈现给观者。不仅注重作品本身,同时要求艺术家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过程、创作状态也呈现在展览中。观者可以自行筛选有用信息,更可以将作品二次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观众参与现场创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参展艺术家不仅涵盖了各种不同媒介,从装置到影像,更有设计作品与行为艺术作品参展。观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媒介发展自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不仅如此,本次展览还邀请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来自以色列的艺术家Ziv Ze’ev Cohen带来了他的三件作品,印刷制品《The Submarine》,影像艺术作品《Red》,以及装置/行为作品《认证者》( “The Authenticitier” )。Ziv来自以色列,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Art and Technology),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且在海外参与过多次展览。起先,Ziv是通过摄影创作接触到艺术与科技这项比较前沿的艺术媒介领域,其实就Ziv看来摄影就是最早的艺术与现代科技合成的产物。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期间,Ziv将艺术与科技的边界拓展到了其他领域, 也更多的将现代机械与艺术创作结合在一起,创作了不少相关作品。
观众观看Ziv Zeev Cohen作品《The Authenticator》2016 雕塑、装置、绘画、行为表演金字:34/34/34 inch. 灯:15/12.5 inch. 行为表演: 30 分钟
相较于呈现方式仍比较依赖传统媒介的《The Submarine》与《Red》,《The Authenticator》是一个装置与行为综合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在作品中扮演了艺术家与发明者两个角色。首先艺术家发明出了一个被称作“认证者”的机器,这个机器是一个金字塔形的震动装置,艺术家将要运用这个装置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份从科技发明者得身份转换到创作者上,将LED屏内的液态显像层放置到金字塔形的震动装置内,通过装置本身的震动,液态现像层间的显像夜遭到破坏,最终呈现出一个类似抽象画般的静态作品。
《The Authenticator》2016
这个作品呈现在观者面前的,首先是其媒介的复杂性。首先,可以说复杂的机械装置是其作品展现的一部分。但当艺术家的身份从科技创造者转换到艺术家的时候,那个他之前发明的机械装置又整体性的成为了他创作的一个工具,像是摄影用到的照相机,绘画用到的笔刷,雕塑用到的刻刀一般,从装置呈现转换到了创作工具。其次,这个作品同样讨论到了艺术的本质。虽然最后呈现在观者面前的好像只是遭到破坏的LED显像层,但艺术家通过行为艺术的方式,将整个创作过程呈现在了观者面前,使创作过程实打实的成为了作品的一个部分。就好比在传统艺术创作中,比如绘画,绘画的过程是否要纳入作品本身的语境之下讨论。如果不用,那么“作者已死”的欣赏态度就是成立的。但如果不是,如果绘画的过程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就像Ziv将用机器与LED的显像层创作抽象视觉艺术作品的过程用行为艺术的方式呈现一样,那么观者又要用一个怎样的态度欣赏艺术作品呢?这也许就是Ziv希望通过作品给观者们出的一道思考题吧。
Z:Ziv Ze’ev Cohen; N:钟楠
N:首先欢迎Ziv来中国参展,能说在中国参展的感受么?
Z:很荣幸能参与到这次展览中,这次展览主办方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也让我看到中国很多很好的青年艺术家,然我感受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活跃度。这次展览有很多机械动力的装置,这在国外,青年艺术家是无法想象去做这样复杂的和工业化程度的作品的。
N:这次展览的特点之一是未被标签的艺术家,你的作品一直都是跟当代科技先关的,之前有注意到自己身上是否有定式的标签么?
Z:之前我的经历大部分都放在创作上,脑子里只是想表达的问题,自己身上的标签是否存在其实没有怎么想过。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说有是因为回想一下自己近些年的创作,感觉的确都是跟科技相关的。虽然其他许多艺术家都有跟科技相关的创作,但在我的创作中,更多的是将科技作为工具,而不是主题。因为我觉得科技总产生,其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人类生产工作的。科技创造始终是为了人类生产进步服务的,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我将科技还原到其本色,加以利用。我觉得一个艺术家被打上标签未必是一件坏事,这说明大众正在一步一步的了解你,认识你,这可能也是一个艺术家鲜明的创作个性的展现。其实艺术家本身的个性与在作品中体现的个性有些时候可能也大相径庭,所以给一个艺术家打上标签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拥有标签的艺术家大多都是被反复讨论过的艺术家,他们身上的标签有些时候更像是艺术史对他们的定义。这对艺术家的创作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但放在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也未尝是一件坏事。所以说我自己身上没有标签,可能也说明 我还需要努力吧(笑)。这次的展签也很有意思,用策展人和我们的对话代替。
观众阅读策展人和Ziv Zeev Cohen的对话
N:这次你有三件作品参展。其中两件《The Submarine》跟《Red》还算是运用传统媒介的作品,一个是印刷制品,另一个使用影像形式呈现的。
Z:《The Submarine》的灵感来源是我发现手机跟网络成为了现代人探索外界的一个方式。这就有点像是人们坐在潜水艇里,无法直接触摸潜艇意外的外部世界,必须通过一种设备进行对外部世界的识别。就好像是一手资料变成了二手资料。除了识别外部世界,记录外部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一千人们用文字、绘画来记录,这样的记录都带有很强烈记录者得主观意识。但现在直接的客观影像记录成本越来越低,人们用手机就能做到。但这种记录方式也会带有人们的主观意识作为主导。《Red》就是这样一件关于记录的作品,是对人们感官的一个质疑。我通过相机对红外线作品进行记录,这个作品只能存在于视频里,因为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Ziv Zeev Cohen作品 《The Submarine》150x200 cm, (2013)
Ziv Zeev Cohen作品《Red》2016 装置、视频记录45”
N:跟其他两件作品不同,你另一件作品《机器354-认证者》合成了多种媒介。这件作品很有新意,能稍微谈一下么。
Z:是的,《机器354-认证者》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是我一次读了本雅明的一本书,《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书中谈论到了机械生产是怎样介入艺术创作,对传统艺术媒介产生冲击的。我读了之后感觉其实这也是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体现。都说科技的进步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然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从科技作用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大多数人都觉得是这样间接的作用。但有时候科技的发展直接作用在人类精神世界,不通过任何物质媒介,这个力可能往往被忽视掉了。所以我通过这个作品,将机械化生产的产物(液晶屏)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加以展现,就是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其次这也是对机械的创作都是千篇一律的偏见的讽刺。机械的创作大多数时候都是有相似性的的,这个不能否定。但机械也可以创造随机性,创作出抽象的视觉艺术作品。我对于这次的展览还是挺兴奋的,但由于我届时可能无法亲自到场,所以行为表演的部分会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这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小遗憾。
《The Authenticator 》行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