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东方来信” 第四届中国美术学院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巡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副书记胡钟华出席开幕式。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书记及副院长方利民、副院长井士剑、绘画艺术学院教授何红舟、陈焰、赵军、德国著名青年艺术家大卫•许奈尔、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克劳斯•默克尔、来自意大利的策展人瓦伦蒂诺等参加开幕式。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是集世界一流艺术学院背景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它包含了各国青年作品的历史、现在、未来三种展示形态。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高度重视这项展览,倡导东方学绘画方法论,强调新时代社会使命和国际视野相结合,希望能在国际化语境中,坚定文化自信,对话我们从艺的初心,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坚守经典性艺术训练,提升人们感受力。
展览开幕式现场
此次展出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学院艺术家的300多件作品。本届画展强调手稿在青年艺术家创作中的作用、价值与魅力,以艺术家手稿为“技艺与方法”之最原初、最本真、最直观的艺术源泉,注重当代绘画的实践精神与传统的拓展与融合,充分反映大绘画时代青年绘画艺术所具有的丰富的创造方式与艺术多元表现的方法。
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致辞
杨参军在展览现场说道,青年对世界艺术的思考与探讨,呈现了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周遭事物以及世界艺术形势的感悟,最直观、最坦率、最感性也与自己的生命体验最为密切的关联。从展览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批优秀艺术作品展示新时代青年人的气象与他们对世界艺术敏感的观察方式。他也谈到了组织者为学生发展不遗余力,克服重重困难,从“世纪之星”坚守到今天的国际化的历程。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展览项目总负责井士剑介绍展览情况
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井士剑介绍道,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已经举办了4届,今年的主题是“东方来信”。 他说“‘东方来信’的意义不是主观上的以东方来看世界,而是来自东方的邀约,是东西方共建当代艺术的文明和文化。世界是相互的,需要共同建构全球性的艺术氛围。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改革40年后的今天,我们正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着中国艺术的全新面貌。”
德国莱比锡艺术家 大卫•许奈尔David Schnell发言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苏州美术馆馆长曹俊主持并致辞
画者创作的心路历程,饱含了学习的热情和炼金术士般的执着,当代艺术家的手稿充满魅力与想象力,以隐秘和开放性并存。当代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手稿,以历史的传承与当代学术的研究作为前沿的学术方向,是新绘画丰富多元的雏形,活跃在全球当代绘画领域,焕发出绚丽多彩的艺术创作风景线。
展览中,有一件很吸人眼球的作品,它既不是画作也不是摄影,而是一种装置艺术。这件叫做《艺术家书》的装置艺术,由井士剑和他的学生们共同完成。据井士剑介绍,这件作品将杭州雷峰塔的形象和西方建筑相融合,学生们不断研习东西方艺术史和文字,最终形成了一件模糊的视觉作品。
装置艺术《艺术家书》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除了文字之外还包括图像的信息。微信等传媒技术工具每时每刻在传递着各种图文视频信息,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空前发展。绘画在这样一个时代正遭遇着新的问题:如何在这个时代发出自身的信息?
展厅现场
或许从这个画展你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展览的主题旨在强调绘画的东方性,绘画的东方性是积历代绘画发展与传承的思想内核。绘画东方学“以东方艺术立人”、“以文化自信担当中流砥柱”,从他者观照自我,以及对自我主体地位的反思,以期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建构更完善的主体身份。今天在全球化境遇的新的历史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梳理和建构绘画的东方性是这个时代大绘画的重要使命与担当。
展览现场
“举办这样的展览是中国美术学院秉承大绘画时代技艺与方法的学术讨论的一个延续性课题。”展览策展人井士剑表示,巡展第二站放在苏州这样一个充满江南文化的地域,也是希望通过展览延续苏州美术馆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合作,在日后加强交流,共同走向国际。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