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上市险企2018年成绩单:长期保障型业务成寿险新宠 产险难控费用率上升

2019-03-28 10:08 来源 : 上市险企,2018年成绩单,长期保障型业务成寿险        作者:张永以 张爽

分享至

3月份是上市保险公司的年报披露季,目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年报均已经披露。从各公司披露的数据上看,即使2018年多数公司都过得比较艰难,上市保险公司依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拥有7万亿资产的中国平安集团的年报数据非常吸睛。平安集团的营运利润和新业务价值增长超越市场预期: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营运利润增加18.9%至1125.73亿元;股东应占净利润增加20.56%至1074.04亿元。平安集团下的寿险、财险、银行、资管和科技板块对利润的贡献度分别为62.5%、10.8%、12.8%、11.4%和6%,多元化盈利来源使得平安内含价值对利率的敏感性较低。

中国人寿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95亿元,同比下降64.7%。这与平安人寿近588亿的净利润相差近五倍。中国人寿称,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是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债券市场利率震荡下行,股票市场跌幅仅次于 2008 年。受权益类市场大幅下跌影响,表中5家上市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较 2017 年都有显著下降。

寿险靠续期拉动业务增长模式

在行业保费增长基本持平的背景下,寿险公司靠续期拉动业务增长模式、重点发展保障型业务的战略选择正逐步显示其内在价值。多数公司的银保渠道和趸缴业务都有明显减少,并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大幅压缩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大力发展健康险业务和保障型业务。

中国人寿2018年大幅压缩来自银保渠道的趸交保费至113.99亿元,同比下降82.1%,占长险首年保费比重由2017年的36.01%下降至9.84%;同时首年期交保费达1,044.19亿元,占长险首年保费比重为90.16%,较2017年提升26.17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续期保费达3,646.78亿元,同比增长26.6%,占总保费的比重为68.06%,较2017年提升11.79个百分点,续期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同时保障型业务快速发展,特定保障型产品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较2017年提升6.73个百分点。

从具体保费结构来看,新华保险续期拉动的效果也很明显。2018年共实现续期保费958.60亿元,同比增长24.9%,占总保费的比例达到78.4%,同比提升8.2个百分点。全面甩掉传统趸交“包袱”后,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达到99.6%,健康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明显提升,拉动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例达到60.8%。新华保险2018年新业务价值率提升了8.2个百分点,达到47.9%。

在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介绍,通过两年多的转型,公司个险渠道已经闯出了一条具有新华特色的新的“铁三角”模式:健康险+年金险+附加险。这个“铁三角”中,健康险占了半壁江山,然后是年金险,再是附加险。

太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271.20亿元,同比增长1.5%;续期业务增速26.2%,推动全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3%,达到2,024.14亿元;长期保障型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达304.99亿元,同比增长7.7%,占比提升7.4个百分点达到49.1%;

同时,太保寿险持续优化保险服务,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客户保障水平明显增强,客均重疾保额同比提升15.6%,推动公司新业务价值率提升4.3个百分点,达43.7%。

在行业结构调整的环境下,平安集团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在2018年下半年同比增长16.9%后,全年实现同比增长7.3%至722.94亿元。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率为43.7%,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率为57.1%,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中长期保障型业务的新业务价值率高达94.7%,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

产险费用率全面上涨

2018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1756亿元,在行业发展下行的严峻态势下,“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依然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老三家”合计保费收入7540亿元,勉强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市场份额合计达64%。

虽然保费收入增加,老三家的净利润较2017年均有所减少。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减速保持在个位数,而人保财险则减少了17.3%。

在商车费改逐渐深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等因素影响下,财险全行业都面临着费用率上涨的问题。上市险企年报的财险数据中,除了人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增加了1.2个百分点至98.5%,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为96%和98.4%,分别减少了0.2和0.3个百分点,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最低。

虽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赔付率分别下降了0.4、1.7和3.6个百分点至62.4%、54.9%和56.3%;公司的费用率都有所增长。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财险公司都面临着费用率都增长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综合成本率的主要体现在综合赔付率的控制方面。

尽管2018年财险“老三家”的费用率全面上涨,不过综合成本率皆低于100%,意味着其承保业务整体上处于盈利状态。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增加主要是受业务规模较快增长,加大对优质业务的投入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所致。

平安产险在2018年车险市场原保费收入同比提升6.6%,占有率稳步提升0.5个百分点,非车险紧抓市场机遇,保持高速增长,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4.4%。

2018年,太保产险车险业务增速回升,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79.76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车险综合成本率98.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优于行业。非车险实现了业务两位数以上增长,综合成本率为99.2%,连续两年实现承保盈利,且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非车险保险业务收入增速30.8%,高于去年同期。

业务延伸 转型可期

从整个行业来看,2018年全年保险行业经历了较为严峻的形势,在 134号文出台,叠加利率环境和流动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行业保费经历了较为明显的负增长,企业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阵痛。

上市险企的业务发展模式和业绩表现,从大方向来看不分伯仲。在资本市场逐步开放,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纷纷加码的基础上,保险企业在业务模式的拓展和创新上便显得更加重要。

2018年,中国平安集团提出金融科技赋能的理念,大刀阔斧的进行业务改革,引发了行业的关注。集团在金融科技的布局也确实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2018年科技板块整体利润达到67.7 亿,同比增长 24.9%,对集团营运利润贡献由 17年5.72%增至6.01%。陆金所C轮融资带来可转换本票的公允价值重估收益72亿元。

此外,新华保险在产品策略上进行转型,公司转型的核心是产品向保障的转型。公司聚焦健 康险和“以附促主”(即以创新型的附加险促进主险的销售)的产品策略,使得公司 2018 年新业务价值率得到显著提升。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2018年以来,保险行业确是经历着转型阵痛,内资保险股短期估值受长短利率影响承压,中期受行业转型阵痛导致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加之,行业的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中国保险行业转型,从长期来看将利好龙头公司发展,未来企业的生存和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责任编辑:梁艳红
相关推荐
  • 2018年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 新华保险价值转型正当时

    2018年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 新华保险价值转型正当时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7.2%,新华保险近日交出的2018年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多项价值指标的量价齐升成为新华保险取得净利润两位数高增速的主要原因。
    2019-03-22 08:35
  • A股上市银行2018成绩单:营收净利大增 次新股表现佳

    A股上市银行2018成绩单:营收净利大增 次新股表现佳

    从已公布的业绩快报来看,2018年多数银行的盈利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17家A股上市银行均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8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均突破千亿。净利润方面,2018年招商银行实现归属于母...
    2019-01-31 09:30
  • 上市银行2018成绩单:营收净利大增 次新股表现佳

    上市银行2018成绩单:营收净利大增 次新股表现佳

    从已公布的业绩快报来看,2018年多数银行的盈利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17家A股上市银行均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8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均突破千亿。上海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9%,增幅最...
    2019-01-31 08:31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