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债券 >  正文

剑指可转债网下打新乱象 监管部门将规范申购行为

2019-03-22 08:56 来源 : 证券时报网        作者:杨庆婉 刘筱攸

分享至

同一家机构,动用上百个账户顶格申购可转债的火爆现象,将可能成为历史。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3月22日监管部门将组织券商召开专题座谈会,针对近期可转债网下申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加强券商内部合规风控管理,规范网下申购行为,完善网下发行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

据了解,可转债网下申购的火爆程度,户数多寡只是表面现象,关键在于许多投资人追逐“顶格”申购,但并未考虑申购规模是否符合“申购金额不得超过相应的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的规定。因此,可转债的网下发行机制将发生改变,违规机构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近日,亨通光电可转债的网下申购公告,首次明确规定“一机构一账户”。

监管部门将召开可转债座谈会

据了解,近期中信银行等可转债的网下申购火爆,当时至少有6家券商网下申购的证券账户数量超过百个(三家账户数超过200个,最多的动用300个账户),甚至还有投资人虚假注册几十家公司以便顶格申购可转债。

记者昨日获悉,监管部门确实准备出手,进一步完善可转债的网下发行机制,拟于3月22日组织券商召开专题座谈会,主题是“可转债发行与投资业务”。

按照安排,这场座谈会每家券商有3人参加,除了1名高管和1名可转债承销部门负责人之外,还要1名投资业务部门——即自营负责人参加。

据了解,针对近期可转债网下申购业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监管层希望规范可转债网下发行和证券公司投资申购行为,研究加强券商内部合规风控管理,规范网下申购行为,完善网下发行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

拟建立黑名单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可转债网下申购拟建立黑名单制度,可能效仿首发(IPO)新股申购的做法,对投资人的资质、信用等进行管理。

一家可转债承销商资本市场部人士表示,可转债市场之所以那么火爆,在于这个品种有利可赚,因此投资者都希望能顶格申购,其实配售不了那么多的,但不动用多个账户顶格申购,自家配售的规模就会比别人少。

该可转债承销商人士透露,“目前了解的情况是,监管层估计会讨论申购金额的合规性问题,但是否会完全杜绝同一机构多个账号申购,还不太明确,具体得等座谈会召开之后再说。”

据了解,中国结算开户的规定,对于特殊机构,比如券商自营是没有户数限制。而普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是一人三户。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分析,监管部门关注的最关键之处,应该不是户数多寡的问题,而是顶格申购的做法,可能会不符合“申购金额不得超过相应的资产规模或资金规模”的相关规定。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万元公司顶格申购80亿元 转债打新“神操作”藏风险

    万元公司顶格申购80亿元 转债打新“神操作”藏风险

    今年以来可转债“打新”持续火爆,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超高的申购倍数背后存在一些不寻常的现象:一些注册资本仅1万元的公司,却顶格申购80亿元的转债;也有机构用数百个账户顶格申购,以提高中签概率。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
    2019-03-21 07:57
  • 又见银行转债 机构称“打新”可为

    又见银行转债 机构称“打新”可为

    本周将迎来今年第三只银行转债发行——200亿元的苏银转债。机构指出,转债供给开始对行情升温做出反馈,在行情波动性可能加大的情况下,转债一级市场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2019-03-13 08:42
  • 供需双扩容 转债“打新”站上风口

    供需双扩容 转债“打新”站上风口

    转债打新突然又“火”了,近期中签率普遍较低,一级市场情绪高亢。究其原因,转债和权益行情走好,市价和估值普遍走高,令新券性价比突出。
    2019-03-07 08:13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